主持人:感谢吕总编的精彩分享,请您台下落座稍事休息。正如吕总编所说“韧”既是本次红顶奖的主题词之一,也是中国经济一年以来最真实的写照。在全球经济面临多重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发展潜力,2023年家电产业也在坚韧中前行,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仍将是接下来中国经济最重要的目标。接下来就有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卢中原先生为我们带来《中国经济形势与趋势》的深度分析。
卢中原:感谢主办方邀请我参加红顶奖颁奖仪式和盛会,红顶奖名气很大,但是今天才知道它已经连续举办15届了,硕果累累。
按照主办方对我的要求,今天的经济形势不谈大而虚的东西,围绕三条线——房地产、消费、国际贸易进出口,这三条线比较具体。可以具体落为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但是它又更为具体的三个方面,我们就不广泛谈什么投资。
一、关于房地产的走势
我个人的判断是这样,我们对房地产的认识和政策是经历过相当多波折的,个人认为要对房地产有正确认识,不要因为它的市场波动而出现对它基本定位的摇摆。比如我们最开始把它作为支柱产业,支柱产业在经济学里讲的是占GDP的5%就能叫支柱产业,现在房地产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这个很多了。后来由于出现了市场波动,又否认这个定位,网民就不干了,网民说互联网是有记忆的,相关部门发的政策里明确写的政策宣示,然后又否认,我觉得这个没有必要,它是就是。现在政策调整了,原来说“房住不炒”,现在又说认房不认贷,政策在调整,不能因为政策调整了否定它的基本定位。是不是支柱产业?从简单的经济学来讲它就是,掉下5%就不是了,它现在就是啊!如果没有这个产业支撑,中国消费升级、投资热点、资本流动、资本高效益配置都很难谈得上的。
我个人认为,房地产本身在中国是有巨大需求拉动投资的动能,并且和消费升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不仅仅是一个投资行为。过去当我们鼓励发展房地产的时候就说,房地产既有商品属性,又有基本生活必需品属性,还有资本属性,这三个属性现在一个也没有消失,都存在!从基本生活属性上是刚需,现在我们这个刚需满足了没有?还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满足啊!我们定的是2035年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比过去的2050年提前了15年,提前15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脱贫了的那8亿人口要由贫困到小康的状态走向基本现代化。这有12年的空间,这12年要不要改善住房呢?要不要满足基本生活必需品这个住房?要从贫困状态走向小康,并且迈向基本现代化那个状态。如此看来,房地产这个基本生活必需品属性是牢不可破的。
再有,商品属性:生活必需品有个升级,除了刚需,还有个改善性需求,改善性需求一般说的是有了住房以后,住房条件比贫困状态好的,至少是小康状态,要走向较比富裕的状态,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状态,比中产阶级更高一点层次的状态,不是要改善自己的生活需求么,所以这个改善性需求依然是强大的。尤其是从2023-2035年这12年间,我们来看改善性住房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是十分强大和旺盛的。商品属性:商品地产、旅游地产、园区经济,都是地产,都是要盖房子的。商品属性带来不断更换,交易体现商品属性。
资本属性:可以用它来投资,房地产也是具备投资这个属性的,比如我们现在发展住房信托投资证券。住房还要明确个定义,住房是个实体经济,房地产是个实体经济,它要盖房子,实物摆在那,拉动的也是实物,钢铁、水泥、装修建材、软家装,这不都是实体经济么,不能因为它的实体经济就否认它的资本属性,房地产的资本属性也是非常强烈的。我十多年前曾经跟一些人讨论过,房地产这种状况,老百姓应该不应该投资?应该不应该继续拉动经济?当然应该了!缺这个资本怎么办?很长一段时间房地产兴旺发达导致一大批赚钱的房企、地产开发商,他们手里的钱很多拿出来去做资本投资了,做基金等等,也就是说住房当中积压了很多资本,我们把它调出来搞活,干投资基金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把它变成住房投资信托证券,就是实物资产的证券化。让赚了钱的房契买住房投资信托债券,就把这个资本投入到社会的再生产、扩大再生产当中了,英文简称是“REITs”,这是房地产市场的资本化、投资属性,二手房交易以及住房投资、再投资和证券化搞活以后,中国的资本筹集、老百姓的投资渠道会进一步扩张起来的、活跃起来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有发展前景的,应该给它一个客观的定位和认知,不要因为市场波动,而不断在提法和政策上有过大震荡。当然,政策调整本身就有宏观调控的要义,宏观调控并不能难理解,刚出现这个词的时候很多人很反感,什么宏观调控?就烦你们创造这些新词,这个词确实时从微观西方经济学引过来,但原本用在物理,宏观世界、微观世界,形象来说它是个运动,在运平波动的周期,你下降时我给你拖一拖,你张得太厉害往下压一压,让周期尽量平稳一点。房地产在这里处于波动时,要控制它加大波动周期的震荡。
房地产在经济周期波动中处于一个平稳状态就是比较理想的,也就是说要清醒客观认识到它的属性,作为支柱性产业、基本生活必需品、商品属性、再投资的属性,它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所以我个人认为,在未来2-3年之内,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还是会比较兴旺和活跃的。
那么房价降是不降?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住房的品质差异性强,地区差异大,很难用一个地区的价格比另外一个地段的价格。基本生活必需品、改善性需求这个房价应该是基本稳定的;商品属性和资本属性随着市场波动大一些,要尊重市场规律。按照宏观调控总体区间按照合理的区间就好。
总的来说,我对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基本属性,个人认为应该客观承认它,不要因为市场波动而左右摇摆,这个摇摆大了是对宏观调控有影响的,宏观调控把国家经济控制在合里区间时,房地产市场老震荡,要突破合理区间。房地产市场尽量保持在合理区间内,它的发展前景不应该因为市场波动而否定它,让它平稳往前发展,适应人民群众由贫困到小康,再到全面小康,再到更加富裕的小康,再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2050年更加长远的建成中等发达国家,要适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关于消费
消费的发展情况这些年确实不太理想,消费增长速度非常慢,尤其三年疫情,它还负增长,老百姓非常讨厌这个词,“负增长”到底是增长还是减少?我个人习惯认为它就是减少,但是它和回落是两回事,回落是从高增长回落到慢增长,我们最好不要用“负增长”。消费出现了下降状况,现在正在恢复,恢复的情况不是很理想。我们要看到,中国消费的动力仍然是强劲的,跟房地产一样,是基本生活消费,我买不买?我什么时候买?什么状况买?买更好一点的?更偏远一点的?满足不同企业的,这个东西也是消费属性很高端的基本需求。消费的发展虽然增长慢,个人认为对于大宗价格水平很高的需求应该是稳定的,甚至住房这种消费性需求,刚需和改善性的住房需求,至于商品属性和资本属性,跟消费就没有关系了。
消费市场出现的特征是分层比较明显,北京的SAP在疫情前几年是全世界单品店销售排名第三,第一是英国的,第三是美国的,第三是中国的SAP,谁在那买?高端人群!还有疫情期间国贸商圈的租金收入是盈利的,没有亏损!这说明很有意思的现象,中国的高端消费相当稳定,而且在发展。国贸商圈那不亏损,指的是住房租金,说明有长住的高端客户在这稳定消费着呢。
同时,年轻人追求国货潮品新消费模式、新消费业态等等,确实靠过去的拉不动。手机里很多自媒体小视频是很没有内涵、很没有艺术的,整体是流水账,怎么那么多人爱?我很奇怪,是不是它用了平台以后代替平台做广告?它给平台带来流量了,平台返给它钱?后来知道不仅仅是这个,它给平台提供了内容,它每天在更新,这是日本讲的“内容经济”,国内叫“创意经济”“创意文化”,我才明白这是一种新的消费形态,原来我不大理解,以为是用平台软件给平台做广告,广告商往平台投放广告,不是的!家长里短很没有文化内涵,老百姓爱看这个内容,流量上来再投放广告。这是消费在分层、在分化、在多样化的新方式。
我听到一些大家的商家告诉我消费增长速度在下滑,有的甚至绝对减少了,就是消费整体上由贫困到小康、到比较富裕的小康、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到中等发达国家,这个消费增长应该是不断扩张的过程。为什么它现在反而出现了这样的短期阶段性下滑?消费分层,有的下滑,有的增长,有的稳定,这是中国消费的新特征。我个人认为对消费也应持一个比较乐观的、持续活跃、兴旺扩张,它的质量在提升。我们且不说那么远,至少2-3年是可以预见的。
消费增长、消费分化这里很重要的,现在大家讲究体验,我们很多消费业态就出现了,包括农家乐、到民宿、到精品民宿、精品民宿比一般的饭店酒店都体验更佳。传统的酒店、度假村的体验已经相当落伍,在座年轻人很多,我这个岁数了竟然喜欢阿那亚社区、地中海俱乐部,这是年轻人亲子游的地方!阿那亚社区是进修独处,主打道教养生。我们很多地方要建成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当我们的消费业态没跟上的时候,有没有敏锐捕捉到各个不同收入层次、不同文化层次、不同追求层次的人的消费分层时,我们的消费当然不会有什么热点了,就停顿在这了。
今年全国家电因为卖空调,整体效益非常好,东北地区的人也在买空调进行取暖,这要得益于中国家电行业的价格下降、成本降低和品种增加,质量、品种、设计都是非常出色的!人们老说中国的价格在涨,我说你们好好看看,中国的家电基本没涨,甚至还掉价,因为它不会老消费,不会每天买鱼、买肉、买菜、买鸡蛋、买牛奶,我们家电降价是相当厉害的一个领域,它由此满足了我们不断的消费升级、消费多样化,消费得更加丰富!
所以我个人认为中国的消费也是相当有前景的。
但是有一个不太有利的现象,最近两年,由于三年疫情影响,我们的收入增长是慢于经济增长的,这在“十一五”、“十二五”中就已经明确提出来“两个同步”——居民收入增长跟工资增长同步,工资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增长同步,第二个增长非常关键!有些企业讲,你讲“第一个同步”,我倒闭了怎么办?所以“第二个同步”是关键!对中国民营经济是极大的定心丸。很多中国产业挪到越南了,越南那的产业比我们差远了,它除了人工成本低以外,其他成本加总,劳动生产率比我们是低的,这是西方经济学测算的。所以当中国的消费要想长期增长的话,一定是领导者的工资收入上去,背后是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微观层次保证宏观层次的居民收入增长与工资增长同步!当饼没做大的时候,都切割得七零八落,还有什么增长?
最近三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剔除价格上涨增速慢于GDP增长,GDP是实际增长,剔除了价格指数。我们要比居民实际收入增长,我们的实际收入增长低于经济增长速度0.1-0.2个百分点,而在这之前,我们是基本同步甚至略超过一些,当然,超过太多也不行,没有饼可以分。最近三年以来,我们出现了收入比经济增长要慢,这是不利的。你鼓噪了半天让大家增加消费,网上全是在说:我的工资收入没涨,让我拿什么消费?
所以要把这些东西综合起来看,光看一条真是没希望。经济学不是这么分析的,光看国贸那没亏钱,经济形势不是这样的。所以我们把所有的情况综合在一起,中国消费增长的潜力仍然是非常强劲巨大的,但是我们现在要在居民收入增长跟上经济增长上下工夫。由此我们的消费才能够使其中最能拉动形成消费热点的东西在消费当中起到领头羊的作用,从而带动整个中国经济。消费这条线,从8亿人口实现了全面小康,再到比较富裕的小康,再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再远一点到2050年建成中等发达国家,我们可以想见这里消费应该是很有希望、很有前景的。
三、进出口贸易
网上很多人议论,中国对美贸易出口是下降的,由过去的大幅度增长到现在是零,甚至是负的,拉低了中国出口的后腿,这是事实。
但是大家不要忘了,中国开放了六个国家的免签,只要我们主动走这一步,后续他们都会跟进。这是干什么呢?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对美出口下降了,当然我们对美也不是放弃了,中国要搞好我们自己的实体经济,搞好我们的资本发展、资本深化、资本高收益增长,这样抗衡脱钩断链的各种打压,发挥实体经济的优势,逐渐使我们的资本成长得更加强劲。
不能说美国脱钩了我们外贸进出口、国际收支就不行了,恰恰相反,我们观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我们进出口贸易比较快增长,出口尤其快,对欧盟出口也是相对比较稳定的,虽然速度不那么快。
RCEP东盟10+6,后来又加了3个国家,是“10+6”,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中国里极其活跃,增长速度也快,所以东盟RCEP“10+6”的发展空间是非常可观的。
另外,中国也在和相当多发达国家在签一对一的自由贸易协定,比如“中国-瑞士”,而且我们国家提出高水平对外开放,高水平跟谁高?跟谁对标?就是这些自贸区。东盟RCEP“10+6”的是大量发展中国家,真正高水平是发达国家的自贸基地“中国-瑞士”,还有CPTTP,中国主动介入进去,是最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关税税率极低,许多是零关税,没有贸易保护,是非贸易壁垒,我们在里砺练。
我个人还有一个观点,什么叫全球化?全球化不存在的,真正的全球化是一个个区域经济一体化,在这里练自由贸易。练完以后跟另外一个自贸区去对接,练好了以后到那才能玩得转,不然那边是零,我这边还是15%的保护,到那马上就没有竞争力。所以中国主动扩大对外开放,“一带一路”、RCEP区域合作伙伴关系,主动介入发达国家的协定和跨太平洋合作伙伴,就真正体验到什么叫全球化。
就是中国的那句老话——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主动扩大对外开放,进出口充满活力,另外,我们还有自贸区和29个国家的自贸协定,这是国内练起来的高水平对外开放,从这个角度是对脱钩断链应该警醒补上这个短板,同时我们就是要“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找到个人主导的自由贸易投资贸易的一体化区域经济,这样我们才能在世界上说全球化,中国是真正的赢家。
以上是我从这三条线给大家分享我个人的观点,仅供参考,说错了由我个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