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感谢王雷女士的精彩致辞,请您台下落座。
王秘书长不仅精准剖析了价格战与创新不足的行业痛点,更强调了在反内卷政策指引下,行业协同创新的迫切性,也为我们指明了空调行业发展的方向。
古语有云“反者道之动”,在变化中寻规律、于周期中探新机,正是当下空调产业破局的关键。接下来,让我们掌声有请奥维云网白电事业部副总裁何金明先生,带来《反者道之动,长周期看空调产业新机遇》。
何金明:尊敬的王雷秘书长,各位企业嘉宾,大家下午好!我是奥维云网的何金明。在刚才王老师的致辞里,虽然今天的长春温度在30度以上,但是已经感受到行业的压力。
奥维云网白电事业部副总裁何金明
在写这个报告之前我用了《道德经》的五个字——“反者道之动”,为什么用这5个字?今年空调市场感受到的扰动是很多的:第一,虽然数据表现非常好,不管是出口、PSI,还是国内零售,规模在高增。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其实还有很多分化,或者分化非常明显,不管是内外的分化,还是品牌与品牌企业之间的分化。
核心有几个字,第一个,大家在今年年初时就判断“国补”的资源是有限的,平台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从2月份开始这个行业就全面抢跑,抢跑有好处,但是也容易违规,或者后续力量不足以支撑。第二个,“618”前后全通路的,原来在零售通路上线上线下,包括自营体系,包括新的零售体系,还做比较好的区隔,但是今天有政策影响、市场扰动,市场在全通路混战,大家不看线上,也不看线下,也不看批发,也不看零售,就看整个大盘子情况,带来很多被动的动作变形。还有一个让我们感到有压力的,从3月份贯彻到“620”,是我入行十几年来,有史以来价格力度和持续周期比较长的一次价格战,对行业价值破坏非常大,并没有带来产业价值的升级。
我们看这个数据:
第一个点,“国补”抢跑。空调上半年Y2I(音译),奥维1-7月份,可能7月份有点回落,还是在两位数13.8%,这个数据对比其他品类,除了新兴品类像清洁以外,我们在家电里是绝对的领先,比冰洗、电视。“国补”抢跑叠加价格战激发了需求的释放。
还有一个,空调的规模和零售几个数据有分化,从生产规模上,刚刚过去的2025“冷年”,因为空调行业有“冷年”的逻辑,在2025年我们的生产刚突破2亿台,内外销这块,国内的出货口径首次突破了1亿台大关,原来觉得中国空调国内市场天花板大概是1亿-1.15亿台之间,前几年起起伏伏在八千多万、九千万台上下波动,但是在2025“冷年”,刚好去年“国补”启动,到今年“国补”没有踩刹车前,在7月份前,内销出货首次突破亿台大关。
看左边的数据,去年12月份时我们就判断,海外连续20几个月长周期高速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它从主动补库存的周期进入到相对去库存的周期。但是今年的一季度海外的出口还是不错的,这里有4月9日中美贸易战提前又抢了一波,但是从6月以后、7月份,从7月份反推6月份以及预期8月份,下行速度非常夸张,接近20%。
然后我们看国内,国内市场会有明显的节点的波动,高波动性的特征依然很明显。原来我们一直希望通过零售去熨平空调行业“大/小年”、分季节的周期,但是由于“国补”,由于线上聚焦以后,波动周期、波动浮动加大,国内和海外市场的规模。所以国内和海外的反差造成很多企业在今年年初判断海外市场走完,要把国内市场盘子拉起来的因素,也是诱发价格战的重要因素。
“国补”前、“国补”中、“国补”后这三个时间节点,以2024年8月前以及2025年4月以后,这三个周期把线上线下对比来看,市场节奏上线上线下趋势非常相同。但是2025年的H1有非常大不一样,就是零售市场的主战场基本高度聚焦线上通路,第一个,像线上京东、天猫平台打通了政策节点,第二个,线上网络或者线下小批商无法承接“国补”资格,所以主动拥抱了线上平台。线下今年5-6月份增速依然是40%,但是这个增速是在80亿规模上增长40%,大概增长30亿,但是线上增速是从200亿增长了30%,绝对值远超于线下,这也是为什么上半年价格先行从3月份以后,对线下价值链和生态带来比较大的破坏和影响。
不管是“国补”的抢跑,还是全通路混战,还是价格内卷,并没有带来行业价值的升级。第一个是“国补”抢跑,去年空调在“国补”没有赶上旺季,去年8月份启动,9月份全国铺开,今年的5、6、7都在旺季里,去年一个身份证可以1台,今年政策放开便利,一个身份证最多3台,有旺季的基础,有政策便利,所以从2月份开始全面抢跑“国补”。刚才王雷秘书长说道,很多企业虽然增长不错,但是并没有丰收。很多企业成本是往上走的,但是价格是往下走的,上半年的损益是不太好看的。第二个,也造成影响,“国补”从6月1日全面踩刹车,在“618”正火的时候全面踩刹车,空调行业背锅,我们消耗的资金在家电里多,但是跟汽车比起来,我们是远小于汽车,但是我们这个行业热闹,汽车偷偷闷声享受各地大额补贴,但是我们这个行业在空调旺季时政策间接性断档了,对行业有很大的扰动,这是从“国补”抢跑,从每个企业来讲,抢跑是对的,但是从行业来讲,要么重新回到起跑线,要么造成分化非常严重。
第三个是全渠道通路的混战,抖音、小红书、得物都加入到赛道。本地赋能O2O以后,传统的平台和专业电商在流量上不具备优势。而且今年在“618”期间有个明显特征,即传统平台电商或者电商对于传统分销体系的进一步收割。所以“618”期间CPS模式一下子,比如空调有些品类在618之前做到20%、30%,线下不具备“国补”资格的都去天猫、京东提货去了,造成下沉的模式或者原来的生意逻辑在重新架构,也造成新“冷年”开盘以后在家电带来巨大压力,造成客户的两个问题,应该是在京东天猫上瘾了,第二个,做太多CPS,资金流水少了,融资能力完全收缩了,没有更多资金给品牌企业,这是对行业的影响。
然后从价格战,刚才秘书长提到,今年价格战从3月份开始,1699先开始,一直打到“618”“620”结束,大家才把价格抬上来,持续周期近4个月,逻辑上从1699元到1399元,有些企业打算999元,999元是20年前的空调价格。以入口品为核心,以线上为主战场的价格竞争,持续到“618”,对整个行业、对产业的货品结构和渠道结构带来破坏,这是三个内卷,并没有带来行业价值。
最后简单说为什么用“反者道之动”这个主题,从我们的逻辑来讲,空调市场从长周期角度讲,如果拉长2008-2025年这个非常长的长周期的数据,有很多周期循环往复,过程中矛盾对立转化。比如:2013年节能惠民和家电下乡退出的时候,行业也经历了比较大的回调;2015-2017年价格战去库存带来行业波动,2017-2018年天气和补库存的周期,行业快速上台阶;然后2019年,当时非法理性的竞争。所以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到今年上半年,这是一个相对比较高增后必然会带来调整的阵痛期,这个阵痛期来得比较早的话在今年9月份会全面体现,今年4季度有很大压力,贯穿到明年上半年以及2026年“冷年”全年结束。
所以这种振动带来行业非理性竞争,需要行业聚焦几个点:第一,从消费端:绿色、健康、节能对应省电、2匹挂、语音、智能、新风增长赛道,有更多新技术和新产品出来。第二,地产:当然,我不是地产行业的研究分析师,不对地产妄评,但是昨天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到大概有5万亿旧改的空间,旧改以后对于加增产品的价值链逐渐移到前装跟地产合作,到跟装跟零售商、零售用户合作,地产可能还会有点时间,但是破局是值得期待一件事情。第三,我们跟一些企业共创,一个是下沉市场,第二个是工程市场,工程市场前几年因为价格竞争,零售价格太高,今年东北很火的是学校里开始很大面积地在安装空调,所以工程市场,包括高校,包括现有校舍的基本建造改造,也带来新的增长空间,而且这个增长空间有可能是比较长的周期3-5年。
从行业角度来讲,围绕细分场景的体验、升级和技术突破,尤其是今年洗护行业可以看到,产品形态的创新以及原创技术的突破尤为关键。我们罗列了企业,有很多原创技术,今天有很多产品企划和研发领导,空调是不是也可以思考在产品形态上,今年有些企业做了产品创新,有没有一些新的思考和新突破,激发用户的新需求。
最后,结合今天会议的主题,大暖通目前来看3000亿的规模还是规模最大,也是盈利目前最好的赛道。经过今年上半年行业的各种卷,我们有三点建议:
第一个建议,坚定地去做结构升级。目前把价格打到1399元、999元,用户虽然有更便宜的价格买到空调,但是全生命周期价值一定不是最优的,所以提结构是“冷年”和下半年行业共同课题。
第二个建议,在过程中的能效问题也好,海外遇到的品质问题也好,零售市场的价格和批发市场通路上的倒挂一定会带来在品质端口做减法,所以一定是“反者道之动”,今年下半年的课可能在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要补上。
最后是聚焦零售,希望国内的空调市场相对更加平顺,不像这样大幅度周期性波动,企业的供应链技术、产品上市规划、零售资源配置上会更科学合理,也会减少资源浪费。
谢谢大家,祝会议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