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 “双 11” 购物节,都是一场全民狂欢,但近年来,这个购物节却变得越来越复杂,让消费者陷入了无尽的困惑和纠结。预售便宜还是直接买更便宜?88vip 更优惠还是立减红包更优惠?这些问题困扰着众多消费者,也让 “双 11” 的购物体验大打折扣。
2017年,天猫率先引入 “预售制”,旨在提前锁定消费者购物意图,帮助商家管理库存和协调物流资源,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提前下订优惠。然而,今年 “双 11”,预售制却引发了诸多争议。不少消费者发现,预售的产品比直接购买更贵,这让他们感到失望和愤怒。
以广东消费者小林为例,他在预售开启当晚就下定金购买了某款猫粮,实付款为 321.41 元,但几天后发现直接购买价格仅为 308.31 元。类似的情况并非个例,在社交媒体上,很多消费者都抱怨预售反而更贵。面对消费者的质疑,天猫客服未能正面回答,只是建议退款重新下单。这种解决方案虽然能让消费者获得更低价格,但消费者为预售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却无法得到补偿。
在 “双 11” 的各种优惠券和活动折扣中,本应享受更多优惠的88Vip会员也陷入了困境。有消费者反映,自己开通88Vip会员多年,却发现买的东西比别人贵。同一款乳液套装,用非会员账号购买价格更低,而且不少88Vip会员无法领取到大额美妆券。
今年7月就曾出现过类似事件,双胞胎姐妹购买同一件商品,开通88Vip会员的姐姐价格比妹妹贵。当时淘宝平台客服的回应是商品价格由商家制定,可能受优惠券和平台活动影响,暂时没有成熟的处理方法。解决方案也只是退差价和向专属客服反馈,这种方式显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无论是预售制还是会员制,本质都是让消费者产生 “占便宜” 的心理,提高购物热情,为平台创造更多销售额。然而,复杂的规则和繁琐的折扣方式却让消费者感到疲惫。经济日报指出,在更高的满减门槛和更长的促销周期下,“双 11” 的数据可能不差,但消费者却累觉不爱。
为了获得最优购物价格,消费者需要叠加多种折扣方式,但即使如此,仍可能买贵。这不仅让消费者产生 “被套路” 之感,影响用户粘性,也会影响商家的正常经营。一些小商家甚至央求消费者不要拿自家店铺产品凑单,因为退款会影响年末统计数据。
今年 “双 11”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正式施行后的第一个大规模网络促销活动,新条例对差异化定价行为进行了规范。但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更希望回归一个简单的 “双 11”,一个没有复杂规则和套路的购物节。
“双 11” 的理想状态应该是各方共赢的消费浪潮,而不是一场让人疲惫的数学考试。平台应该简化规则,减少消费者的决策成本,让消费者能够轻松享受购物的乐趣。同时,平台也应该加强对商家的监管,防止差异化定价和虚假促销行为,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消费者也应该理性消费,不要被复杂的规则和折扣方式所迷惑,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购买商品。只有平台和消费者共同努力,才能让 “双 11” 回归简单纯粹,成为一个真正的购物狂欢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