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之父”夏普“断臂”求生,将引发什么连锁反应?

2024-05-21 09:09   来源:中国电子报、电子信息产业网   王伟

  近日,因连续两年业绩巨额亏损,“液晶之父”夏普下定决心“断臂”求生:在今年9月底前停产全球首条10代线液晶厂——位于日本大阪堺市夏普第10代面板产线(Sharp Display Product Sakai G10,以下文中“堺工厂”或“SDP堺工厂G10”均指该产线)。堺工厂的停产也将为“日本本土生产大尺寸液晶面板时代”画上终止符。

1.jpg

夏普推出全球首台消费级8K电视

  堺工厂缘何出现巨额亏损?

  在5月14日的夏普财报说明会上,就任仅两年的夏普社长兼执行长的吴柏勋表示,由于当初设定的液晶面板再生计划难以执行,所以决定在2024年上半年(9月底前)停产SDP堺工厂G10,将大尺寸面板技术转让给印度企业。鸿海集团董事长刘扬伟以夏普最大股东代表身份发言表示,堺工厂将转型为人工智能AI数据中心,以推动夏普向轻资产化转型。

  根据夏普披露的信息,其上个财年(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营收减少8.9%至23219.21亿日元(约1074.26亿元人民币),净亏损额达1499.8亿日元(约69.39亿元人民币)。

2.png

SDP堺工厂G10产品结构及客户构成图(数据来源:奥维睿沃)

  据了解,此次停产的SDP堺工厂G10于2009年建成投产,是全球首条10代液晶线,主要生产42英寸、60英寸和70英寸液晶面板。记者注意到,主攻大尺寸面板业务的SDP堺工厂G10成为夏普“失血”大动脉——2023年,堺工厂净损额达1156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4.40亿元),约占夏普公司总亏损额的77%。夏普制定了新财年(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扭亏为盈的计划,不得弃子SDP堺工厂G10。

  作为备受瞩目的全球首条10代线液晶厂,堺工厂因何陷入亏损?产业专家分析认为,堺工厂的运营偏差、夏普错误的私有化策略以及中国液晶大厂竞争冲击成为三大主因。

  2022年受全球电子市场低迷的影响,液晶面板产业进入史上最长下行周期——液晶面板价格连续15个月持续下跌,引发各大液晶面板厂纷纷减产应对。受减产控价影响,2023年整年液晶电视面板价格呈现上涨趋势,9月上涨周期步入尾声,之后开始呈现持平态势。

  “过去的近两年间,在电视终端市场未见好转的基本面下,液晶电视面板的价格走势是相对理想的。特别是对于在全球市场份额并不重的腰尾部阵营工厂,无需承担通过产量来调控市价的角色,比较容易成为中国大陆面板厂产能大幅调控之下的受益者。”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秘书长董敏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但是堺工厂并没有抓住这一波机会,备料资金、稼动率节奏和市场价格曲线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造成利润损失。

  另一种产业声音认为,公司决策层的战略失误——重新收购原本剥离上市公司的SDP,最终让夏普跌入深渊。鸿海集团2016年收购夏普后,业绩不佳的SDP被剥离出夏普上市公司,夏普因此扭亏为盈;但是在2022年液晶周期波动剧烈之际,夏普耗资近3亿美元再次收购SDP,以期提振在北美市场的销售。此举也为夏普又连续出现两年的巨额亏损,埋下伏笔。

  也有产业专家表示,随着中国液晶面板产业实力不断提升,产业规模效益、液晶创新技术研发、液晶新品产业化速度都走在世界前列,京东方、TCL华星、惠科等液晶面板厂实力不断增强,夏普等日本液晶面板厂商因此受到较大的竞争冲击。

  董敏表示,究其根本原因是终端市场大盘的需求长期低迷,中国大陆的液晶面板厂迅速崛起,挤压了日系面板厂的市场空间。相对较小的规模、欠丰富的产品、不够多元化的客户池也使得其丢失了企业的经营弹性。

  此外,夏普错失新型显示技术布局窗口期,丧失OLED等产品产业化竞争力等原因,也导致SDP堺工厂G10走向停产。

  加速液晶面板全球产能布局变革

3.jpg

“液晶之父”夏普一直致力于8K生态建设

  夏普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进液晶显示技术的产业化,全球液晶面板的第一条6代、8代、10代线均由夏普创造,被业界称为为“液晶之父”。15年前,SDP堺工厂G10头顶“全球首条10代线液晶厂”的光环投产,掀起大尺寸液晶面板产线投建热潮。如今,堺工厂的停产或将对液晶面板全球产能布局变革产生重大影响。

  在全球产能方面,SDP堺工厂G10停产对全球液晶面板产量产生的影响微乎其微。奥维睿沃研究总监荣超平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SDP堺工厂G10今年出货量预计为600万片,预计在关停前会保持高稼动运行,保留充足的库存,以履行与电视厂商的今年的供应合约。“堺工厂客户已经开始接洽其他面板厂,因此对2024年全年产量影响较小,加之2025年供应端的影响逐渐淡化。如果需求端部出现大幅复苏,对供应端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另一市场研究机构集邦咨询(TrendForce)认为,SDP堺工厂G10的关闭对今年的供给影响甚微,预计将使2025年液晶电视面板供给减少近500万片,占整体液晶电视面板供给比重约2%。

  在液晶面板产品结构上,SDP堺工厂G10停产将小幅拉动部分尺寸面板销量。荣超平表示,SDP堺工厂G10目前独家供应42英寸和60英寸液晶电视面板,若其停产,客户的特定需求将转向其他相近替代尺寸,如转向40或者43英寸,60英寸的需求转向58或者65英寸、70英寸。

  SDP堺工厂G10停产是否会对同属夏普子公司的广州超视堺10.5工厂的生产运营产生影响?对此,荣超平表示没有影响,他解释说:广州超视堺和日本堺工厂是夏普独立运营的两家子公司,其生产的液晶面板尺寸也并不重合,SDP堺工厂G10停产对广州超视堺10.5工厂没有影响。

  尽管SDP堺工厂G10即将停产对全球液晶产能影响甚微,但是在液晶面板全球产业布局变革以及加速液晶面板行业洗牌等方面或具有重要意义。

  行业专家表示,LG和三星一直是日本液晶厂的固定客户,韩国显示企业希望多样的液晶面板供应商保持其供应链的多样性,随着SDP停产,将再次增强中国显示企业的液晶面板定价权。

  “(SDP堺工厂G10)相关订单可能会流向中国大陆面板厂,中国大陆面板厂在液晶电视面板行业的话语权可能会进一步增强。”荣超平表示,在竞争格局上,深圳兆驰和三星是SDP堺工厂G10排名前两位的客户,2023年占比分别为23%和14%。

2023年全球电视面板厂出货量及出货面积

4.png

中国大陆显示厂商占据全球电视面板出货量前三位(数据来源:奥维睿沃)

  行业专家预测,随着堺工厂停产以及近日LG Display(LGD)广州8.5代液晶面板厂计划转让等重大事件的先后落地,液晶面板产业将进入新一轮洗牌,产能将进一步向中国大陆集中,或将长期影响市场供需格局。

  对此,荣超平建议:“国内面板厂在稳健自身企业经营的同时,抓住机会,承接好转移过来的的客户需求,扩大份额;也可以积极参与到行业的并购重组当中。中国大陆面板厂将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和议价权,TV面板企业的经营状况有望进入到相对稳定的轨道上。”

  值得注意的是,夏普SDP堺工厂G10停产或将加速印度本土液晶面板产业聚集成长。鉴于吴柏勋已经表示会出售SDP堺工厂G10的大尺寸面板生产技术给印度公司,以及去年同样陷入业绩亏损的“鸿海系”公司群创光电援建印度工厂获利的先例(群创光电正在协助印度Vedanta建立第一条具备量产能力的TFT-LCD产线,并因此获得一次性的技术转让款,以及量产后按出货量收取持续性的专利授权费用)。业界预测,夏普或将为堺工厂的技术专利转让积极寻找印度买家,以求在2024财年实现业绩扭亏为盈的目标。

官方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