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进出口促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生态环境质量稳定改善。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荆林波在题为“着力扩大内需,消费力如何激活?”的直播中提到,“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消费’15次,2021年报告中提到18次,2022年报告中提到15次,今年的报告中提到23次。从词频上就可以看到消费的重要。”
的确,随着2023年消费环境进一步回暖,做大消费这块“蛋糕”势在必行。《报告》明确指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2023年将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大宗消费和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当全球需求趋势性减弱,中国经济恢复步伐取决于内需是否真正转暖,提振消费成为扩大内需的第一要务。
在开幕会结束后举行的“部长通道”采访活动中,工信部部长金壮龙表示,下一步将重点扩大消费。首先要稳住新能源汽车大宗消费,同时继续开展智能家电、绿色建材下乡活动。推动制造业“三品”行动,就是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开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及各地在提振家电、家居、物流、新能源汽车、餐饮、百货等扩大消费的重点领域均已行动起来。如北京、南宁、济南、郑州、湖北、广东等地相继宣布发放大额消费券,部分地区还延长了新年推出的优惠活动时间。从消费券类别看,汽车、家电类较多。不少地区发放的消费券涵盖多种类别,促消费、稳经济意图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