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惠民政策执行近一年曝操作环节弊端

2013-05-08 08:53   来源:中国家电网   明彦华

  【中国家电网5月8日讯】步入5月,为期一年的节能家电惠民政策(2012年6月1日至 2013年5月31日)执行时间已不足一个月,当外界已形成基本共识认为政策延续不再可能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三部委于5月1日又联合发布新一批节能家电推广入围企业和产品名录。

  一时间,业界再生疑惑:政策都要退出市场的舞台了,冷不丁又公布一批产品名录,政府这是唱的哪出?对企业来说意义何在?究竟节能家电惠民政策是何走向?

  操作环节繁缛导致企业热情退却

  中国家电网记者辗转从一位申报这最后一批节能名录的家电企业人士处获悉,当4月份政府部门和行业机构在做入围评审的时候就有过这样一些考虑:当时谁也拿捏不准政策走向,但又不得不考虑万一政策延续后的市场问题,并且当时距离政策暂定截止日期还有近2月,多方权衡下最终新一批入围名录还是公之于众。

  不过相比以往,最新一批节能名录入围企业数量和产品数量明显收缩,这表明,企业对节能惠民政策的热情退却不少。

  究竟什么原因消耗了企业热情?多数家电企业则向记者吐槽,在节能惠民这一年执行期间,操作环节太过繁缛不便。家电节能惠民最早实施在空调这一个品类上,但在补贴环节曾暴露过很多问题,至今未彻底解决。鉴于此,去年实施新一轮惠民政策时,对补贴款发放核准更为严格,要求卖给消费者的节能产品条形码和最终统计到工信部的条形码必须一致,企业最终才能申领补贴款。

  “这个很难做到”,江苏某中小冰洗企业人士向中国家电网记者坦言,消费者除了要提供身份证复印件,还要写承诺书和凭借发票等一堆资料来证明自己买了节能产品。一些大企业在信息管理系统上虽成熟严谨,但也只能做到三分之一的信息是准确的,这种情况下,大企业拿到的补贴款相对较多。

  以冰箱为例,节能惠民政策要求年推广节能冰箱不少于10万台的企业才有资格申请补贴,“在去年政策刚实施时,一些中小企业清楚自己达不到10万台节能产品销售数据,但如果自己一年销售出去2万台节能产品,事先给经销商垫付了补贴,最后却因硬性要求达不到最终不但领不到补贴,反而变成倒贴。即使入围了名录,有企业也未生产和销售节能产品”,上述企业人士进一步透露。

  有家电企业也向记者指出,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候的思路应该转变,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维护市场公平竞争、打击假劣伪冒产品等该管,具体到企业卖的是什么产品、每台定价多少,给经销商发什么货等这些具体操作层面就不该多干涉。

  补贴款发放不透明

  截止目前,记者在节能惠民官方网站上查不到任何关于补贴款项发放的告示和数据,不过记者从一些企业获悉,财政部今年一季度已经发放过一批补贴款项。

  对于未公布补贴款项的原因,有企业分析认为,企业本身节能产品出货量很大,发改委的信息系统内也有关于需要领取补贴的节能产品数据,但最后通过核查能领导补贴款的产品数量少,按理这三个数据间的差异不该太大,未公布发放补贴金额很可能是因为数据差异过大。

  相比家电下乡政策执行时期对产品销售量、销售额、补贴金额发放定期公布的透明做法,节能惠民政策执行结果公布对公众而言略失坦诚。

  政策走向存争议

  多数人原本以为节能惠民政策5月底势必寿终正寝,再无延续必要性。然而戏剧的是,就在公布新一批入围名录不久前,以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和志高空调董事长郑祖义为代表的白电企业高层人士,和以创维集团副总裁刘棠枝为代表的黑电企业高管,对于政策是否该延续观点产生分歧:前者叫停,后者盼续。

  如果对节能惠民政策做总结,其效果确实不如家电下乡,它指向领跑型企业,并非同家电下乡一样的普惠政策,但在当时市场背景下出台有其特定意义。不过,长远评估,在家电下乡政策已透支市场需求前提下,节能惠民执行期不宜过长。

  业内有声音也呼吁,政府应该充分相信市场本身的调节机制,不宜过多出台涉及市场微观层面的补贴政策。

  而一些企业期望政策能延续一段时间,是因为前期企业在调整产品结构、清理市场库存和培训各级经销商等各个环节,投入太大,如果政策戛然而止,于企业而言损失较大。

  记者最新了解到,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日前已向各部委提出意见:建议节能惠民政策要有序退出,尽量减少对行业的负面影响,政策对空调器、电冰箱太阳能热水器等季节性产品给出一定的过渡期。

  关于节能惠民政策的走向,三部委始终都要对外公布结果,最新消息是:各部委再过几天就要公布最终决策。(记者 明彦华)

官方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