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十年 家电工业等制造业亟需政策支持
今年,是中国加入WTO的第十个年头,也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以家电工业为代表的中国制造业,创造了覆盖全国的渠道商和世界认可的品牌,年产值将欲突破万亿,却也在十年的内,逐渐受困于原料成本的飙升,毛利润逐年下滑,投资与回报不成正比,并最终促使众多一线家电品牌“穷者思变”,走出制造业,转投房地产。针对于此,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称,我国政府在采取开放政策十年以后,应当审时度势,对家电业等制造行业予以更多的政策支撑。
入世十年 带来了高速发展 也带来了内忧外困
据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发表的《中国家用电器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建议》相关数据显示,在十一五期间,家电工业实现了快速、稳步的增长,在全球家电业的地位持续提升。2009 年,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总数 3133 个,从业人员 102 万人,完成工业总产值 7433 亿元。“十一五”时期中国作为全球家电制造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行业龙头企业的竞争力快速提升,产品更加丰富,满足了消费者不断变化和升级的需求,品牌建设成绩显著,形成了一批在国内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深化了国际市场,拓展了农村市场。
虽然如此,但我国家电工业仍未从根本上摆脱粗放外延型的发展模式,存在着种种突出问题。
2011年7月,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入世十年·家电风云论坛”上,龙永图指出:“中国制造业面临成本增高,特别是劳动力成本增高、原材料成本增高的各种压力下,政府要考虑怎么样在税收政策方面给予制造业倾斜的问题。如果政府政策上,不给予成本越来越低、压力越来越大的企业倾斜的话,势必造成很多搞制造业的企业会丢掉制造业。”
龙永图的担忧,在2009年业已凸显,并在2010年,酝酿了海信、康佳、美的、TCL等中国家电大鳄扎堆投资房地产以“贴补家用”的风潮。
2010年,也恰恰是115年来,中国制造业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的一年。
同样也在这一年,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为“十二五”开局之后的十年,确立了实现我国由家电大国到家电强国的目标。
缺乏保护 成就了“争气”的家电业 也亟需政策倾斜
2001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家电行业面临着更加开放的市场,通过之前二十年的积淀和近十年的努力,它担负了创造就业机会,稳定中国经济的使命,并使中国,重新成为世界第一的制造业大国。
但是在迈向家电强国的道路上,还充满着不确定性。
龙永图认为,中国能够成为全球最大制造业国,主要依靠数量取胜,而不是靠质量、品牌价值、专利、高新技术取胜。背后的支撑还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且整个制造业的利润水平要低于一些高端服务业的利润水平。对于中国的国情来讲,在城镇化进程当中,需要转移大量的农民,而这些农民都是初中、高中水平,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是从就业问题出发,不是从中国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而是让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它的作用,过快的淘汰中国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对中国就会造成一个灾难。中国家电企业不可能始终凭他们的觉悟来支撑制造业,市场的导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我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里面,不能完全靠市场来决定,政府的引导、政府的政策,应当从科学发展观,以及民生的角度,支持制造业。
著名财经主持人马洪涛强调,十年之前,国家可以不保护制造业,让它放开手脚去竞争。但是十年以后,随着环境的改变,我国要想实现从家电大国向家电强国的升级,政府应该更多的给予政策等方面的支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