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eSIM办理   iPhone   Air  

iPhone Air带火eSIM,但营业厅排队、异地难办劝退用户

2025-11-05 08:26   来源:网络   

  随着iPhone Air的发布推动eSIM技术应用,国内主要通信运营商陆续宣布支持手机eSIM服务。不过,这项备受关注的技术在实际推广中却遇到了一系列现实问题。

  近期,不少用户反映在办理eSIM业务时遇到困难,例如营业厅排队时间久、部分服务网点权限不够、异地办理受限等。有媒体实地走访发现,这些并非个别情况,而是eSIM业务在推广初期的普遍现象。

  eSIM办理为何困难?记者实地走访

  随着iPhone Air带动eSIM技术普及,各大运营商相继宣布正式上线手机eSIM服务。然而,很多用户在实际开通时却遇到种种不便,“eSIM办理难”一时成为社交平台上的热门话题,引起广泛关注。

  虽然运营商宣传力度较大,但不少用户反映,在线下办理eSIM时遇到排队时间过长、流程复杂、异地业务无法开通,以及部分营业厅因系统权限不足无法办理等问题。

  有用户表示,由于手机号码归属地限制,跑了多家营业厅都未能成功开通eSIM,导致新购买的iPhone Air暂时无法使用。

  记者在上海浦东一家移动营业厅排队近二十分钟后,同样被告知“无法办理”。

  工作人员解释,该网点“权限较低”,暂不能处理eSIM业务,建议记者前往规模更大的主营业厅,并提醒可通过官方APP提前查询支持该业务的网点。

  此外,记者致电中国移动客服热线,客服人员回应,目前eSIM业务预约量较大,排队人数较多,虽然可以线下取号,但建议优先通过线上渠道预约,并提到“最好选择直营店办理”。

  中国电信客服人员则向记者表示,办理eSIM需先在线上完成预约取号,之后才能前往所选营业厅办理。记者在中国电信APP首页也看到,eSIM办理入口已被放置在醒目位置。

  关于异地办理eSIM,不同运营商政策有所不同。中国移动客服明确表示支持异地办理;中国电信客服则表示,该业务暂未开放异地开通。电信客服进一步解释:“异地补卡、销户或办理已开通业务是可以的,但新办eSIM暂不支持异地操作。”

  此外,办理eSIM业务需携带身份证原件和支持eSIM功能的手机,目前仅对年满18周岁、并持有居民身份证、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的用户开放。

  用户“吐槽”背后是市场机遇 eSIM全面落地尚需时间

  据介绍,eSIM技术使用户无需插拔实体SIM卡,即可完成入网、换卡、补卡、停机复机、销号及携号转网等操作。

  在用户体验方面,eSIM与实体SIM卡提供的通信功能一致,包括上网、语音通话和短信等基础服务。

  此外,用户出国时也可以直接在线购买当地套餐,避免高昂的漫游费用。同时,手机等终端设备因取消卡槽,防水防尘性能得到提升,外观设计也更加简洁轻薄。这些摆脱实体卡带来的便利,正是eSIM吸引用户尝试的重要原因。

  据行业机构预测,到2025年底,全球支持eSIM的智能手机连接数有望达到10亿;到2030年,这一数字预计将跃升至69亿,届时eSIM将占全球智能手机连接数的76%。

  在国内首款eSIM手机iPhone Air正式发售之前,用户对eSIM的关注度已在运营商预约平台上迅速升温。截至10月22日,中国联通eSIM预约人数已突破19.5万;中国移动的预约排队人数上线仅四小时就突破15万。

  同时,eSIM的普及也将带动产业链的转型与升级。随着手机、可穿戴设备、物联网终端广泛支持eSIM,产业链中从芯片设计、模组制造到平台服务的各个环节都将迎来新的发展机会。

  不过,尽管发展趋势明确,“无卡化时代”的全面到来仍需时间。一位通信行业资深人士指出,eSIM在国内的广泛普及仍面临多重挑战:

  首先在基础设施方面,各家运营商的eSIM平台尚未完全实现互联互通,跨运营商使用的体验流畅度仍有待提升。

  其次在用户认知层面,从实体卡到虚拟卡的转变意味着使用习惯的改变,这需要时间以及系统性的市场培育。

  此外在安全机制方面,如何在实现便捷“空中发卡”的同时,建立可靠的身份验证机制、赢得用户信任,仍是整个行业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

  总体来看,从平台标准统一、用户习惯培养,到安全机制完善,eSIM技术的成熟应用仍需产业链各环节持续改进。“无卡时代”何时真正到来,仍有待观察。

官方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