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巨头三季报分化加剧, 从规模竞争到模式竞争

2025-11-05 08:18   来源:中国家电网   杨志敏

  2025年三季度财报季落下帷幕,家电头部企业美的、海尔、格力成绩单都已交出,在外部环境充满挑战、国内市场增长承压的背景下,数据显示头部企业分化加剧,在家电行业结构化转型的深水期,家电企业财报反映的不仅仅是一家企业短期的营收情况,更是企业所选择的长期发展路径的直观映照,清晰地检验了不同战略蓝图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的韧性与成色。

https://upload.cheaa.com/2025/1105/1762301819472

  美的、海尔稳健增长,格力出现下滑

  从核心业务指标来看,美的、海尔前三季度业绩稳健,无论是营收还是归母净利润均上涨。

  2025年前三季度,美的集团营收3647.2亿元,同比增长13.9%;归母净利润378.8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9.51%,美的并未公布TO C及TO B业务具体营收占比,但TO B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已超过TO C业务13%的增长值。

  海尔智家2025年三季度累计总营收234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9.98%,归母净利润173.7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4.68%。(注:海尔智家业务主要包含智能家电产品及智慧家庭场景解决方案等,不包含海尔集团其他业务。)

  格力电器前三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出现了下滑,具体数据来看,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376.54亿元,同比下降6.62%;归母净利润214.61亿元,同比下降2.27%。

  业绩分化的背后,是各家企业战略上截然不同的选择。

  美的多元化布局成效显著,尤其是B端业务快速增长,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新能源及工业技术、智能建筑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收入分别为306亿元、281亿元、226亿元,同比增长21%、25%、9%。如今,B端业务已成长为美的集团强劲的第二增长曲线,有效平滑了家电业务的周期性波动。

  海尔智家的增长则来源其高端化与全球战略的深化,年报数据显示,前三季度高端品牌卡萨帝增长 18%。用户参与共创的Leader “懒人洗” 系列截止9月底累计销量突破20万台,套系产品中,卡萨帝品牌套系产品销售占比已提升至36%,同比提升7个百分点,海尔品牌套系产品销售占比提升至15%,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2025年前三季度,海尔智家海外市场收入同比增长10.5%,北美、欧洲市场高端产品结构持续提升;新兴市场展现良好增长趋势,其中南亚、东南亚、中东非前三季度收入飞别同比增长超25%、15%、60%。

  诸多业内分析认为,格力电器业绩之所以“掉队”,与格力电器过于依赖空调业务,多元化转型未有成效有关。2025年,空调市场在以旧换新政策的支持下,虽然销量增长明显,但是价格战也分外惨烈。今年,格力电器也首次推出了主打高性价比的晶弘子品牌,与主品牌形成协同,不过主打性价比的产品也拉低了品牌产品均价及利润,另一方面进入三季度后,以旧换新政策拉力减弱,这或许也是格力电器三季度营收同比大幅下滑15.06%的主要原因。

  从“三国杀”到路径之争

  中国家电市场在步入成熟期之后,头部企业之间的争夺,也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市场份额的争夺,更是一场关于未来生存与发展模式的“路径之争”。

  美的B端工业技术业务骨骼日益粗壮,且已贡献出真金白银的营收,未来美的集团的目标是成长为一家综合性的科技工业集团。

  海尔的路径则代表着一种深度与品牌的胜利,在全球市场上持续深化其“全球高端品牌与场景生态”蓝图,海尔希望从一个家电制造商转型为高品质生活方式的提供者与服务商,持续占领用户心智及行业定义权。

  格力的“多元化与渠道变革”蓝图仍在继续,然而从现实来看或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挑战,这直接体现在其持续承压的季度业绩上。然而,深入财报细节可以发现,格力企业的经营基本面依然稳固:前三季度经营现金流大幅改善至457亿元,同比增长260%;同时,公司现金储备充裕,高达1162亿元,且毛利率稳定在28.4%的健康水平,这也为其战略转型提供了宝贵的“安全垫”和时间窗口。

  对于行业而言,这三条路径并无绝对优劣,但共同指向一个核心:单一品类的规模效应已不足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基于核心技术延伸的多元化能力、品牌价值提升的能力以及全球化运营的能力,将是决定谁能穿越周期、持续引领的关键。三季度的财报,或是这场漫长竞赛的一次关键节点记录。

官方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