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趁着国补和节假日活动,给家里换了一台扫地机器人。”家住北京的李女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享受“国补+门店补贴+旧品抵扣”优惠后,大约省了1700元。这正是我国家电以旧换新政策促消费、惠民生的生动写照。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以旧换新政策涉及的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截至9月10日,全国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已突破830万份,相当于每天有超3万人申请换新车。从家电到汽车,从数码产品到绿色建材,多地通过扩大补贴范围、优化流程环节、强化金融支持等举措,持续激活消费潜能。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表示,以旧换新政策对消费和相关行业影响积极。补贴降低了居民购买新品的门槛,促使消费者提前换购或升级耐用消费品。政策效应还沿产业链传导,带动零部件制造、物流回收等环节扩容,促进就业和投资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比上年全年提升9.0个百分点。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称,今年以来,以旧换新政策对稳定消费增长作用关键。去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今年前三季度达到4.5%,政策拉动效应显著。今年政策扩围至数码产品,带动了通讯器材零售高增长。
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下达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朱克力认为,长远看,需构建市场主导、政策辅助的长效机制,如将补贴与碳积分、绿色消费认证结合。刘春生表示,要增强居民收入预期和消费信贷支持,完善产品更新、回收体系及金融配套。朱克力还指出,政策实施应注重结构优化,向绿色智能领域倾斜,强化部门协同和市场联动,让消费增长内生动力更强、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