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共享充电宝自 2024 年 8 月 1 日起需持 CCC 认证方可流通,但近期有媒体在深圳、厦门多地商圈调查发现,美团、怪兽充电等品牌仍有未认证、无标识设备在运营,部分已认证产品还存在 3C 标识 "隐藏张贴" 的问题,消费者难辨安全性。
乱象背后是多重困境。早期行业扩张时重规模轻合规,积累大量未认证 "存量设备",而单个设备认证成本增加约 30 元,企业换新动力不足。美团称正回收存量设备,小品牌则需 2-3 个月完成认证。更关键的是,头部品牌多转向 "直代共营" 模式,渠道话语权向商户倾斜。
为争夺点位,代理商给商户的分成比例攀升至 70%,娱乐场所甚至达 90%。成本压力下,共享充电宝价格飙升,深圳北站美团每小时 6 元,厦门北站怪兽充电 8 元,部分娱乐场所突破 10 元 / 小时。
价格上涨未换来体验提升,实测显示主流产品充电功率仅为普通快充的四分之一。2024 年行业投诉达 29640 条,集中于 "价涨 3-10 倍、充电慢"。业内指出,直营转代理后利益链条拉长,导致行业陷入 "收费涨、服务降" 的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