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在多个家电品类陷入存量竞争的困局之时,扫地机器人是为数不多的规模持续增长的品类之一。扫地机器人的成长过程也是技术不断迭代、智能化持续提升的过程,正因为扫地机器人的技术更迭快,因此在这个行业中不断有“弯道超车”的企业通过创新赢得用户心智。
8月6日,大疆官宣首台扫拖一体机器人ROMO系列面世,尽管关于大疆要进入清洁电器的“小道消息”一直不断,但是直到首款机器正式发布,这一消息算是真正落了地。在机器发布前夕,中国家电网记者也有幸受邀参加了大疆首款扫拖一体机器人闭门体验会,了解到大疆跨界的“初心”及产品研发背后的故事。
大疆为何选择此时加入?
大疆加入扫地机器人行业,很多人听说这一消息后是有些期待的,毕竟作为无人机行业中的佼佼者,大疆一直给外界的印象是技术王者和创新标杆的形象。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4年,扫地机器人市场零售额193.6亿元,同比增长41.1%,2025年上半年,扫地机器人市场继续高歌猛进,销额增幅41.1%。受以旧换新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扫地机器人仍然维持着高增速,但是竞争激烈的程度有增无减。根据相关机构统计,2025年618大促期间,主流品牌纷纷将旗舰级配置产品下放至3000元价位段。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时刻进入,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似乎不太明智,为何大疆选择在此刻进入这个行业?DJI 大疆高级企业战略总监兼新闻发言人张晓楠解答了这一问题,她表示,“家庭的地面和空中的场景虽然有些不同,但其实它的核心逻辑是相通的,就是如何通过环境感知、智能导航和精准控制,让机器可以更高效更聪明的为用户服务。大疆在无人机领域积累的感知能力、视觉识别和路径规划以及避障技术,恰恰能够解决目前扫地机器人所面临的一些行业痛点。我们的核心是围绕着智能空间的探索,让科技更精准的去理解我们的空间,服务空间,最终服务于人,这也是大疆为什么会选择做扫地机器人的初衷。”
尽管第一款产品刚刚上市,但是值得关注的是,大疆进入扫地机器人行业并非“此时”,早在2021年,大疆就已启动了扫地机器人项目,产品在内部经过几次的迭代,直到今年,大疆ROMA系列扫地机器人才最终与用户见面。
相较于空中三维的空间,以及无人机相较扫地机器人更快的速度,从技术层面来看,大疆从空中“降维”到地面似乎并不难。但为何,从2021年立项到首款产品发布,大疆用了近4年时间?
什么是有价值的创新?
当研发负责人在体验会上揭开大疆扫地机器人那层面纱,在座的多家媒体发出了赞叹。大疆扫地机器人在外观上一扫过去用户对扫地机器人产品的刻板印象,首创透明设计,成为家居空间中一抹亮色。大疆将首款扫地机器人命名为ROMO系列,三款产品命名分别为DJI ROMO P、DJI ROMO A、DJI ROMO S,其中DJI ROMO P的基站和主机均采用透明设计,DJI ROMO A仅主机采用透明设计,而DJI ROMO S则是纯白设计,多种设计风格给了不同用户适配更多家居风格的选择。
带来了哪些创新,是行业和用户对大疆此次发布的扫地机器人最为关注的点,经过对大疆ROMO扫地机器人在避障、清洁等多维度的深度体验后,笔者可以感受到大疆对进军扫地机器人的准备之足,也能感受到首款产品的“用心”。
首先大疆将最擅长和核心的无人机避障、路径规划算法、机械设计等技术迁移到了扫地机器人身上,因此,在避障的细节、路径规划等方面,能看到ROMO扫地机器人的表现还是非常优秀的。搭载的高性能双目鱼眼视觉传感器+3*双光源固态激光雷达,不仅能识别粗细仅2毫米的电线,即使是平躺的卡片、身份证件等普通扫地机器人无法识别的物品也能精准识别,这款扫地机器人在暗光、无光环境中也能实现精准避障。此外,相较普通的扫地机器人产品,这款产品在细节处与普通产品的差异还体现在“回基站走大路”、“前进的同时转弯”等细节处,而细节处的高效不仅仅是一款产品真正“聪明”的体现,更是当下很多产品所欠缺的。
细节处的用心还有ROMO的机械臂,传统的技术方案一般只能使边刷和拖布在直角墙摆出,这款产品的机械臂可以在局部实时地图和柔性贴合算法的帮助下进行自行思考,做到在多种场景下摆出,因此一些不规则的家具、外扩的桌椅腿等等多种场景下都能清扫的更干净。
此外,164毫升超大容量的机载水箱、0缠绕的双滚刷、高压自冲洗技术、独创消音舱设计等等,都让这款产品相较于市面上的扫地机器人产品,多了些“贴心”和“舒心”,正是这些细节,体现了大疆在研发扫地机器人的“初心”——做有价值的创新,做一款在方方面面都聪明、省心、有品质的扫地机。
技术天花板再被抬高,倒逼创新加速
大疆首款扫地机器人的推出,不仅验证了其技术迁移的能力,更标志着大疆从专业航拍设备向智能家居领域的战略拓展。
大疆ROMO系列扫拖一体机以透明设计、无人机路径规划算法、会思考的柔性机械臂等差异化创新,重新定义了扫地机器人的产品形态和功能标准。其双目视觉与固态激光雷达的组合方案,为解决行业长期存在的避障盲区,如细小物品、暗光环境等提供了新思路。这种技术突破或许将推动同行重新审视研发方向,引发新一轮围绕“精准清洁”的技术竞赛,加速行业从“堆料内卷”向“真智能”进化。
在3000元价位段已成红海的背景下,大疆以高端技术切入市场,直接挑战头部品牌的旗舰产品。大疆产品带来的新思路或许也将倒逼其他竞争对手的加速创新,包括在核心算法和传感器技术的迭代,以及细分场景中的功能优化等等。
综合来看,大疆的入局对于扫地机器人行业而言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这种技术逻辑的跨界验证,对于竞争激烈的扫地机器人在创新研发和问题解决中颇具借鉴意义,其带来的“鲶鱼效应”有望推动扫地机器人行业从“功能完善”迈向“体验革命”,而最终的受益者,或许是每一位期待“更聪明、更省心”产品的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