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经中文网最新消息,日立制作所正考虑出售其日本国内白色家电业务,交易估值或达1000亿日元至数千亿日元。三星电子等企业已表现出收购意向。
日立此次拟出售的白色家电业务由其子公司日立GLS运营,主要面向日本国内市场,产品涵盖冰箱、洗衣机等。财报显示,2024财年该业务销售额同比微降2%至3676亿日元,但调整后EBITA增长13%至392亿日元,尽管盈利有所增长,但销售额下滑或许让日立看到了该业务发展的瓶颈,出售业务或是其战略调整的重要一步。
若交易达成,日立将成为继三洋、东芝、夏普之后,第四家向海外出售家电业务的日本巨头。东芝早在 2016 年就将白电业务出售给美的,2018 年出让个人电脑业务 80.1% 的股份给夏普,2025 年又把映像解决方案公司 95% 股权卖给海信。鸿海于 2016 年收购夏普;松下多次分别出售三洋的洗衣机、冰箱、电视等业务,其中 2012 年将三洋在日本及东南亚的洗衣机和冰箱业务出售给海尔。曾经在全球家电市场占据重要地位的日本家电企业,如今纷纷踏上转型之路。
有业内人士分析,日本家电企业集体转型背后存在多重动因。随着全球家电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新兴经济体的家电企业凭借成本优势和快速的市场响应能力,不断抢占市场份额,给日本家电企业带来了巨大压力。
在技术层面,家电行业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以海尔、美的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凭借活跃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链优势角逐全球市场,日本品牌的市场空间被持续挤压。有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产品在日本洗衣机进口总额中占比88.2%,达1337亿日元(约66亿元人民币);中国产品在日本冰箱进口总额中也占比62.6%,达1410亿日元(约70亿元人民币)。
出售家电业务并不意味着日本家电企业的衰落,而是它们在新形势下的一种战略选择。此次日立白色家电业务的出售计划,也将为全球家电产业的竞争格局带来新的变数,后续发展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