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宇树机器人在央视春晚上让“人形机器人”概念火出圈,此后各类机器人竞赛层出不穷,像机器人马拉松、格斗大赛等。然而,这些“大赛”与大众生活关联不大,对普通消费者而言,人形机器人打架远不如扫地实用。
就在2025年7月26日,中国家电头部品牌海尔集团,正式公布旗下人形机器人产品——“HIVA海娃”。它定位明确,要做最会用家电的家庭服务机器人,也就是“机器保姆”。
与宇树、特斯拉等主流人形机器人不同,它们朝着“类人通用执行体”发展,先让机器人“能动能听懂”,再探索用途,看似正统却落地场景模糊,跳舞、打拳等更多是展示技术上限,实用性存疑。而海尔“倒着走”,先确定家务任务,再造能执行的机器人,离用户更近。海尔不挑战机器人技术天花板,只想让海娃成为能在家活动、识别家电、完成清洁任务的“高阶家政工具”。
不过,海娃走向实用还有很长的路。目前只有CG渲染图,服务靠工程师远程遥控,何时“真人”出镜未知。而且,家用人形机器人普及面临成本难题,即便头部品牌扩产平摊成本,还需在“通用性”和“效率”间取舍。人形设计为通用,动作复杂,受人类身体结构限制,在单一任务上效率难比专用设备。
但家庭场景是“懒人经济”的天下,生活杂乱无琐碎,没绝对效率标准,人不想做家务是因“懒”。海尔做海娃逻辑现实,虽短期内难取代专用家电,但能让家务更有序,让用户更轻松。未来,若人形机器人普及,定是“懒”战胜了对钱包的恐惧,届时宇树等品牌或许真要“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