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电器商业同业工会:台湾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最新情况

2014-05-21 09:24 来源: 中国家电网 

  李松霖:各位理事、先生们大家好!非常荣幸可以在台湾两大会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李董事长和林董事长及美国发展基金投资的中华经济研究院学者、专家、林博士,及环保署回收基金管理委员会的管理顾问的王总经理,与各位业者干部代表参与2014中国国际电子产品回收处理技术及生产者延伸制度国际会议。交换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管理心得。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是国际环保课题之一,与各国有序发展和人类存续也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急迫挑战,台湾在面对电子废弃物由于土地面积有限,且人口密集,一旦处理不慎,将带来极大的环境冲击,因此台湾找于1998年就展开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工作,及认证作业程序,确保所有回收的电子废弃物都是妥善处理,且不断提升资源回收再利用比例,让更多的资源可以循环再利用。在2011年,更加入电器协助民众进行废家电的回收工作,并导入电子电器回收名单管理制度,让所有回收可以透过系统进行追踪,确保所有回收的废家电都可以进入合法的回收处理业者,进行后续的处理工作,避免环境污染。这个政策的实施、工会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并提供环保署所有的文件最后得以落实。台湾公告回收废电子电机产品,总量虽不如欧盟,十大类包含电子电器、物资物品及照明等仅电子电器和资源物品两类,但回收成效卓著,2011年电子电器物品回收量高达190万台,台湾处理厂有12家13厂,资源回收再利用比率更达78%以上,而废弃物2011年回收量高达387万件,国内处理厂有17家18厂可将95以上的电脑零组建回收再利用,对照欧盟方式计算,回收处理成效已经达成每年回收处理量4.94公斤,超越欧盟指令所要求2012年回收量4公斤的目标值,台湾将持续推动落实资源循环零废弃政策。最后借此机会感谢本次会议主办单位对于会议提供各项专业的协助,以及各位与会代表长期对台湾资源回收政策的关注!希望我们可以携手打造区域性电子废弃物组织,共同爱护我们的地球。

  接下来时间交给本会顾问,中华顾问林博士,向大家说明台湾电子电器回收处理最新的状况,谢谢!

  林俊旭: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下午好!我是台北中华经济院的研究员林俊旭,我今天是一个学者的身份,第三者,跟各个团体都是独立的角色,跟各位分享一下台湾的经验和故事。我的汇报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是台湾的现状,第二是我们遭遇到的问题和我们看到的远景。代表有2300万人口,在全世界来讲是人口密度非常高的地区,我们受到环境的压力非常大,各种环境的措施或者资源保护的措施也特别的重要,我们在废弃物管理方面有三个比较重要的时点,一个在1984年,针对于我们EPR这样的概念的引进,1998年的时候把EPR的概念纳入到我们政府体系里面来运作,2005年我们有一个强制分类的政策,就是你不能把垃圾、可萎缩物混在一起丢掉,这会被罚的,这三个政策在台湾资源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三个里程碑。大家到台北旅游,晚上到我们住宅区看看,会看见有三台垃圾车出来收集垃圾,一台收集一般的垃圾,一台是收集可回收物,第三台是收集厨余。我们在台湾分为四大类,除了刚才讲的三类,还有一个巨大的垃圾,所以这四个资源回收,前面三大部分在可资源回收的部分大概占到54%左右,其他一般的垃圾占45%左右,45%是先到焚化厂然后填埋,一般的垃圾必须放在垃圾带里拉到垃圾车,然后拉到焚化炉,做个人回收再做底渣再利用,巨大垃圾是废弃家具、自行车等等,修理之后可以变成再生的产品去贩卖,这个管道一般民众可以让环保局过来收的,环保局把你们家里的垃圾带走。

  第三是厨余。在三台垃圾车里其中一台,交给它以后,如果养猪的人家会当作养猪的饲料,另外是堆肥厂。在资源回收物的部分有资源回收厂处理管道。我们从电子废弃物看,一般的消费者把东西交出来会经过不同的管道,会到所谓的旧家具或者旧设备的零售商,或者变成处理厂,变成再生料,或者资源回收,就进去焚化炉再到掩埋厂。我们主要的依据有三个,是废弃物的清理法,主要是规定这些没办法,很容易腐败,或者分解的材质的生产业者,或者是进口业者,必须要负责回收、处理的责任。这是一个金钱流的概念,我想各位在大陆这边也是这样的概念,生产业者必须要到政府成立的基金会里面,政府的基金会再去做庄找寻合格的处理厂,把这些钱发给处理厂当作补贴,用金钱的概念做回收处理的工作。我们在目录里面非常多的项目,不只有废弃物而已,还有轮胎、润滑油、汽车等等,这部分是1997年开始变成我们必须要回收的项目,到今年已经快20年了,在家电是我们的信息产品,占主要的组成的产品。这个目录是慢慢成长的,不是一蹴可几的。在过去20年内我们有很多产品慢慢进入这个目录的清单里,我们怎么计算所谓的回收清除处理费,是由业主收这个钱,这一年会有多少废弃物产生?处理这些废弃物需要多少钱?除以消耗量。

  这是EPRSYSTEM的概念,这是右边的循环,生产者把产品放到市场之后,卖到消费者手里,消费者把它废弃之后再由生产者回收回来,但是台湾走的是左边的这个圈圈,生产者只要交一笔钱给政府的基金管理委员会之后,基本上就没事了,就把它的产品卖到市场上,一样会经过消费者丢弃、回收,但是回收是政府的基金管理委员会。所以这跟大陆这边的状况非常类似。就有很多问题会产生;第一是Freeriders的问题,很多业者没有缴费,第二,业者要缴多少钱?我过去很多市场在计算这部分,这个问题很难去掌握。第三,必须要严密的监督的机制,监督之后要去取得认证,认证后领补贴费。第四,是基金平衡的概念,我们不希望收入很多钱放在基金会里,我们大陆这边一年收入几十亿,只是花了几亿,这样的问题在台湾是希望减少的,这个部分会牵扯到什么问题呢?第一是回收量和卖了多少量,这两个数字是需要预测的,也非常难掌握。尤其是回收量的部分。我们在目录里面所有用电的产品都可以进入我们目录里面,跟欧盟一样。另外一个重点,就是所谓生产者我们是希望生产者可以自己做庄,而不是政府自己做庄,台湾的制度将近20年实施下来有非常多讯息是没有办法掌握的,制定这些费用的时候不是那么容易,会造成一个失灵的市场,会造成很大的社会的损失。各位看到上面是整个体系里面,政府在上面,左边的圈圈是生产业者,右边是回收和处理业者,左边的圈圈里绿色的红点交钱给政府的基金会,政府再把钱交给回收处理业者,在这个体系之外存在很多Freeriders的问题,在右边也有我们的体制,有处理业者的问题,所以今天的讨论我们已经谈到了这个问题相当多,希望是政府站在外面,政府站在外面是监督的角色,让所有的处理业者直接跟我们的责任业者去做对话,因为只有业者对业者的对话才是真正的市场的运作。如果有政府进来,实际上会非常多的讯息是没有办法掌握的。不仅是对于政府好,对业者也好,因为大家不用交那么多钱。从我们的状况有几点,第一是再使用的这个部分,在大陆这边也一样,非常不清楚的,有些东西变成旧货,旧货去了哪里!在我们非正式的体系是存在的,怎么样让外面的处理企业进来?是我们的一个问题。所面对的挑战。

  第三,EPR的概念存在于非常多国家,有不同的方式去解决各个国家的不同的面向,所以它必须是调整,按照国情的方式去做调整,最后是生产者必须要真正的负起责任,而不是叫钱了事。我们从这个图可以看到这只是一个原则,当然还有很多的变化,比如台湾的环保署,制定政策的功能,它下面也可以有一个私人的或者由业者自己组成的回收的组织,然后它去跟生产者要他们注册,跟服务业者和回收业者去做一些签约,所以这样的工作会变成是比较单纯更有效率的,我希望政府到这个系统外面做一个监督的角色。我接下来请王总经理,代表意态(音)顾问公司,也协助环保署去执行更多的政策。把时间交给王总经理。

  王总:各位与会来宾大家好,接下来的时间我为大家说明一下目前在台湾地区我们最近在研究跟我们最近开发了一些技术,主要是协助让这个电子电器的回收更有效率,让这些资源可以有序的循环。首先,还是会跟各位说明一下,因为我从开始毕业就开始负责这个工作,就做咨询回收顾问这个工作,环保署也是在基金管理委员会在我毕业那年成立,我就跟着环保署从一开始成立以后发展这个基金,一直到现在不断的跟他们配合,来做这个资源回收的研究。我们主要是目前负责项目是铅酸电池、轮胎和电子电器物品是我们主要研究的范围。

  台湾跟大陆一样,在很久以前,电子电器产品的部分会有一些拆解的状况,很多靠掩埋或者焚烧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也会造成非常严重的环境污染,在民间组织开始成立的,针对每一个回收的物品来进行收基金的方式进行管理,跟制造业收钱,然后补助形成回收体系。我们透过我们的系统回收有价值的物体,叫四合一的制度,在政府介入之后就统一成由政府做庄负责整个回收和资金发放的工作。在一开始,国内还没有处理厂的,在很久以前国内回收存放一直到这个处理厂出来再进行处理,在台湾有很多储存厂储存电子电器物品,最后才演变成后续处理厂陆续建造完成才完成这个动作,台湾包含的项目里就包含在电视机洗衣机冰箱就一定有的,咨询产品部分除了笔记型电脑,在2002年的部分公告照明光,就是灯管的部分,2007年电盘,2008年是省电灯泡的部分也公告回收,今年3月公告了平板电脑和外接式的储存装置,作为这个公告项目,这些东西业者都必须要缴费,回收部分是有补贴的。在成立完大的回收基金会,由政府负责介入之后,制订了非常多的法规,包括处理的规范,和如何进行补贴费发放制度,这里面有一个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基金的部分,如何去控制这个基金?确实发放给这些处理厂?这些处理厂确实要把这些东西处理完,所以要导致认证的制度,业者把这些电子电机产品切实做完处理,整个补贴发放的程序是一个月,正常来讲,业者在上个月处理的产品在下一个月理论上就可以领到补贴的费用了。在一个月时间必须要完成整个作业的审查制度。在这个团体的部分,刚才讲到认证制度,1999年有一些调整,这个认证制度在我们台湾主要的作业方式是每一个处理厂在政府这边都会有派员到这个处理厂,有两个人员在现场确认每个处理厂进了多少货,所以我们才能这么快在一个月内完成审查和数量的确定,因为他们每一天都有政府委托人员在现场去确保进来处理的数量和台数,还有后端所有环保的污染防治设备有没有正常运作。

  整个程序里就包含这几个流程,因为它比较繁复我就不说了,包括数量确认,环境的确认和整个CCTV监控部分都是作业人员在现场必须要进行确认的。在法规里面也制订了特殊的规范,包括2002年针对玻璃的规定,还有含汞的物质的处理方式,和整个回收率的制定。要求所有的电子电器产品达到多少资源再利用比例在法规里都有详细的制定内容。2013年我们主要协助环保署这边制定的是绿色费率的部分,在针对制造业者的缴费,我们把环保产品的费率有一些比较优惠的措施,鼓励业者去研发比较环保的电子电器产品,在市面上来做销售,可以减少后端处理的成本。符合这个环保表彰或者节能表彰,或者省水省能表彰产品的部分,可以有70%缴费的优惠。

  目前在现状部分,目前的处理厂,我们在家电部分有三厂,资讯部分有17厂,回收的部分全台湾有200多家回收业者,整个处理流程的部分,大陆跟台湾地区的顾问、设备大致是相同的,我们最近在研究的部分比较偏向于比较特殊的比较难回收,而且没有回收价值的物品的回收的技术的开发,我们在2001年目前为止电子电机产品资源再利用比例是80.75个百分比,我们在2012年家电的部分有200多万台回收量,资讯部分有300多万件,照明有7000吨回收数量。目前为止特殊的回收通路和方式可能跟我们过去在台湾做的不太一样,因为我们考量到家电物品体积比较庞大,需要贩卖业者加入,协助回收。大部分废弃家电的产生是民众这台家电不能使用,他去买了新的,物流业者来的时候,他们会希望把这个搬走,通常会用这种方式来进行回收!我们跟电器工会配合,针对这个制度的部分去推动由贩卖业者协助民众做回收的动作。在这个部分我们作业方式是透过我们的贩卖业者,在民众如果去购买新的产品的部分,如果它有旧的家电物品需要回收就可以事先进行说明,整个管制的范围就包括了一般的传统的家电贩卖业者和大卖场、百货公司和网购业者都是在这个体系里协助民众做回收的工作。整个作业就包含贩卖业者、回收商和我们后续发补贴的处理厂,都含括在这个体系里。这里有一个连单管控机制,确保每个从民众那边的回收回来的家电物品都不会流到其他非法管道做处理,民众把这个废弃的家电连通连单进入信息系统里进行管制,我们就知道透过哪个贩卖业者,送到哪个回收厂,一直到他处理完我们都有整个流向的追踪,确保每个回收的家电都回到这个体系里面,这就是我们追踪系统大致的流程,在目前位置里面,我们透过这个机制有效的从刚的回收数量,我们有效回收这个数量。我们举办了非常多的说明会,针对贩卖业者和针对销售管道进行说明,另外为了要让民众愿意配合这个制度,环保署也举办抽奖活动,民众可以透过那个联单到网络上报名参加抽奖活动,让民众愿意去领取,透过媒体宣导也是主要的方式。整个程序的部分,我会透过每个管控点的申报资料来进行察核。看有多少管控的物品通过这个系统没有进来。

  最后针对于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在处理上的问题跟各位做一个报告,目前为止在台湾地区最主要的问题是在显示产品的处理部分,目前的销售量已经远远超过了荧幕,面板的部分大多数是烧掉,可以通过我们回收的技术进行回收,在台湾主要是掩埋的方式来做,在德国主要是焚化的方式处理。在国内的部分,可能也是用其他的方式来处理,但是在台湾我们目前发展出一套新的技术,主要是针对面板几个元件进行回收。另外在玻璃机板和表面平光膜进行回收,其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液晶的部分。今年计划作为智慧型窗户,或者环保型液晶显示器的部分做投产和生产的动作,让液晶面板能够活化再使用。目前我们研究的方向是针对环保冷煤,主要是有爆炸的风险,所以在今年我们针对冰箱以及它的外包装,我们针对处理规范有重新制定,要求处理厂针对每一个有风险的处理的元件跟单元重新进行调整,并且在这个回收过程中针对这个部分要妥善回收,进行后续销毁的动作。我们很快跟大家说一下我们最近这几年主要的研究成果,希望各位跟我交流。我的说明就到这边。谢谢各位!

您看到此篇文章的
感 受是....


  • 支持

  • 无奈

  • 枪稿

  • 震惊

  • 有用
我要评论 0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