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业一季度迎“开门红”,国补与关税博弈下何去何从

2025-04-30 08:46   来源:网络   

  2025年一季度,家电行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在政策春风的吹拂下,市场一片火热,但与此同时,海外市场关税壁垒的阴云也始终笼罩,家电业正面临着国补助力与关税冲击的双重考验。

  一季度,家电市场延续增长态势,多家上市公司财报报喜。北鼎股份、苏泊尔、海信视像等企业营收与净利润普遍实现双位数增长,行业呈现出“高端化提速、经营效率优化、政策红利释放”的特征。小家电产业高端赛道企业营收、净利润高增长,传统龙头则维持平稳增速。大家电层面,海信视像在全球市场波动中逆势增长,TCL智家也实现稳健增长。厨电板块却出现分化,万和电气延续增长态势,而以浙江美大为代表的集成灶企业则营收、净利下滑。

  家电企业业绩增长背后有着清晰的逻辑。以旧换新政策全面落地,补贴范围扩大至12类产品,财政资金加速到位,推动一级能效、绿色智能家电渗透率快速提升。企业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通过技术升级提高产品溢价能力。同时,降本增效成为行业共识,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国内市场,国补政策持续发力,成为家电行业的稳定器。2025年国补政策进一步深入乡镇地区,发掘乡村消费潜力。《乡村全面振兴规划》支持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健全县域电商和物流体系,国务院乡村振兴意见提出完善废旧家电回收网络。政策通过“产品创新 + 渠道下沉”激活农村市场潜力,一季度农村家电销售额同比增长12%,高于城市市场增速。而且,国补政策正从单一产品补贴向“消费生态构建”延伸,各地通过“消费券 + 以旧换新”组合拳撬动消费资金,补贴范围扩大至智能家居改造,推动家电消费从单品更换转向场景化升级。

  然而,海外市场却给家电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美国对华家电关税攀升至45% - 125%,欧盟、东南亚等地的贸易壁垒也持续升级,传统出口模式承压。为应对关税冲击,头部企业加速“全球化2.0”布局,通过海外并购实现本土化运营,借力转口贸易枢纽规避关税。

  在内外挑战倒逼下,家电业的竞争逻辑正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关税成本激增迫使企业构筑技术壁垒,AI家电成为行业焦点,主动服务、全屋智能协同等技术加速落地。国内市场的用户争夺战也愈演愈烈,企业家IP打造、用户共创体系搭建、消费分级策略等新模式层出不穷。

  2025年的中国家电产业,既享受着国补政策带来的红利,又必须直面关税壁垒的挑战。短期来看,企业需借政策红利巩固基本盘,挖掘存量市场;长期而言,唯有加速技术突破与全球产业链深度绑定,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围,实现从“制造巨人”到“全球品牌巨头”的蜕变。

官方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