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温的背景下,美国对华关税不断加码,我国外贸企业的海外市场拓展之路布满荆棘。面对这一困境,国内多家连锁商超与电商平台迅速行动,积极搭建桥梁,助力外贸商品加速开拓国内市场,上演了一场精彩的 “出口转内销” 转型战。
京东、淘宝、拼多多等一众电商平台,以及盒马、大润发等连锁商超,纷纷开通绿色通道,为外贸企业转型提供有力支持。以大润发为例,其推出的 “外贸优品进商超” 专项扶持计划成效显著。截至 4 月 15 日,已有 77 家涉及百货、小家电、食品等多个品类的企业报名参与。其中,青岛力泰农产品有限公司的故事颇具代表性。这家原本专注生姜出口,产品远销美国及东南亚市场的企业,受国际市场环境影响,遭遇库存积压难题。大润发 “外贸优品中华行” 计划开通绿色报名通道后,该企业立即提交合作申请。大润发团队高效运作,48 小时内便完成企业资质审核、产品品控检测及供应链方案沟通,顺利签署首批约 6.6 吨生姜订单。如今,这批优质生姜已在国内北京、天津、济南等城市的 52 家大润发卖场,以 “外贸优品” 标准供应给消费者。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我国外贸企业积极转型内销的同时,中国电商平台在美国市场掀起了一股热潮。数据显示,截至 4 月 16 日,淘宝在美国应用市场购物类 App 下载榜中攀升至第二位。截至 4 月 17 日,淘宝已在 16 个国家 App 下载榜登顶,在 123 个国家跻身前十,吸引了大量海外消费者。
嗅觉敏锐的美国消费者更是开启了 “反向代购” 模式。支付宝最新数据显示,2025 年 4 月前半月,来华游客使用支付宝消费金额同比增长 1.5 倍,其中美国用户使用支付宝消费金额同比增长 2 倍。社交媒体上,“美国人组团来中国扫货” 的新闻热度居高不下。美国博主 “lulu 露露” 分享自己带着空箱子来中国 “反向代购” 的经历,引发广泛关注。从衣服、鞋子到智能家电,中国制造的各类商品都成为美国人抢购的热门。义乌小商品市场、深圳华强北等购物圣地,也成为外国游客的打卡首选。
随着我国 “China Travel” 便利度不断提升,240 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即买即退” 离境退税服务,以及便捷的中国移动支付等,共同推动 “外国人来华买买买” 成为跨境旅游新趋势,也为中美贸易往来增添了别样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