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美国报》网站曾有相关报道,特朗普在其首个总统任期时,曾试图促使产业回流,为此对多国钢铝产品加征关税。美国智库经济政策研究所于 2021 年开展的一项研究表明,在该项关税政策实施后,美国钢铁制造商对外宣称计划投入 157 亿美元用于新建国内设施或对现有设施进行升级,预计能够创造至少 3200 个就业岗位。然而,哈佛大学以及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却指出,虽然关税政策的确为钢铁制造商带来了 1000 个就业岗位,但随着钢铁价格攀升以及销售下滑,汽车制造、建筑施工等钢铁使用行业的就业岗位减少数量高达 7.5 万个。美联储的研究成果显示,在特朗普首个任期内受关税影响的所有行业里,关税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部分行业免受进口产品冲击,促使工厂就业人数增长了 0.4%。但从整体来看,由于对更多领域造成了损害,美国总体就业人数反而减少了 2%。并且,这其中还尚未涵盖其他国家实施报复性关税对美国出口贸易造成的损害。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的特约专家余翔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制造业回流美国面临的核心阻碍源于成本、供应链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市场竞争力等多方面的综合性挑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长期且持续的政策扶持,比如加大对教育领域的投资力度、对技术创新给予补贴、对供应链进行优化完善等。从短期效应来看,关税更多地引发了商品价格的上涨,进一步加剧了国际贸易摩擦,而非实现制造业的显著复兴。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特聘教授强舸也提到,制造业回流美国存在诸多障碍,其中较为突出的一点是美国缺乏清晰明确的产业政策,对于究竟要促使哪些制造业回流没有明确规划,也未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整体思路较为混乱。
在经济前景预期方面,哈佛大学国际贸易与投资教授劳伦斯预估,在最理想的状况下,也就是关税成功推动美国制造业复兴,进而消除美国高达 1.2 万亿美元的货物贸易逆差,那么大概能够创造 150 万个制造业岗位。穆迪分析公司的数据则显示,如果关税政策引发经济衰退,到 2027 年美国可能会减少 350 万个就业岗位。根据 CNBC 供应链频道所开展的调查,高达 63% 的受访者认为美国经济将会走向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