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旧换新” 热潮起,旧物去向引发关注

2025-04-08 15:15   来源:网络   

  在当今 “以旧换新” 的热潮中,人们在享受购置新商品优惠的同时,心中不免泛起一个疑问:那些被替换下来的旧手机、旧家电、旧汽车等旧物,究竟去往了何方?这一疑问,不仅关乎着每个参与 “以旧换新” 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更与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绿色转型的宏大命题紧密相连。

  从上海市民张女士的经历中,我们可以一窥旧手机的回收旅程。当张女士将旧手机交给家门口回收门店后,它迅速踏上了 “变身” 之旅。当天,旧手机就被运往具有资质的废弃电子产品拆解处理企业。在那里,先进的自动化分拣线成为主角,红外光谱仪如同一位专业医生,为手机机身进行 “全身体检”,精准分析其金属含量,主板中的银、铜、钯,乃至黄金等贵金属含量都被清晰测定。随后,主板进入熔炼炉,释放出珍贵的黄金;塑料外壳被粉碎后再生造粒,摇身一变成为制作托盘等木塑复合材料制品的原料;微型听筒经声学测试合格后,奔赴助听器工厂,为听力障碍者带去希望。就这样,一只旧手机成功实现了从 “废物” 到新产品原材料的华丽转身,重新融入人们的生活。

  事实上,这样的旧物回收再利用案例并非个例。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 年废旧家电回收量超 63 万吨,同比增长 14.83%,废旧家电规范化拆解数量同比增长超 20%;报废汽车回收量达 787.2 万辆,同比增长 70.7%。这些数据彰显了 “以旧换新” 政策推动下,旧物回收行业的蓬勃发展。

  深入探究旧物回收,我们会发现这笔账十分划算。从环保角度看,1 吨旧手机能提取约 400 克黄金,一台报废汽车可回收钢铁约 800 公斤、有色金属约 40 公斤,每回收 1 吨废旧家电,拆解出的再生资源能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约 4.7 吨,为 “双碳” 目标贡献力量。经济层面,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已带动超 3000 万人就业,浙江台州 “金属再生基地” 通过拆解废旧机电,形成庞大产业集群,再生金属产业规上工业产值达 189 亿元。安全方面,像中国资环手机安全回收处置示范项目,实时监控运输、销毁全流程并向消费者公开,确保个人信息安全。

  然而,旧物回收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旧物回收不方便,家门口难觅回收点;正规回收价格缺乏吸引力,导致不少人宁愿卖给街头商贩;部分企业技术不过关,再生材料品质不稳定等问题,成为阻碍回收行业发展的梗阻。

  为打通这些梗阻,各地政府和企业纷纷行动。北京的 “e 回收” 平台,让市民扫码预约、在线估价,旧家电回收 “一键上门”;广东将回收网点纳入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安徽要求商户提供家电送新、收旧、拆装一站式上门服务,覆盖农村地区。企业也各显神通,二手电商平台闲鱼推出碳积分账户,鼓励回收旧物;格力电器建立废旧家电逆向物流回收平台,截至 2024 年底转化大量再生铜料、铁料、铝料等。

  在 “以旧换新” 的浪潮中,关注旧物去向,我们看到的是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换新需求,以及全球最完整产业体系的强大循环能力。这背后,正是新发展理念对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引领,推动着中国经济在绿色转型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不断提升含绿量、含金量与含新量。

官方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