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消费”赋能新升级,全面激发国内需求潜力

2025-03-28 08:20   来源:网络   

  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商务部《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旨在加快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天津市、重庆市等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培育建设,通过打造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消费环境,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并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若干措施》从多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支持措施,其中包括积极推进首发经济、优化入境政策和消费环境、更好发挥免税店和离境退税政策作用、办好各类大型消费促进活动、推动商贸流通高质量发展、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等。尤为值得注意的是,《若干措施》特别强调了提升消费供给品质的重要性,明确提出要推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等技术在消费领域的深化应用,打造一批“人工智能+消费”场景。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在此前的新闻发布会上也强调了加快落实各项扩消费政策措施的重要性,特别提到了培育“人工智能+消费”新型消费模式,促进人工智能消费终端进千家万户、人工智能商业终端进千商万店。

  “人工智能+消费”正逐渐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其场景应用丰富多彩,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选择,也显著提升了消费品质,推动了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在零售领域,人工智能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推荐、库存管理、客户服务等方面,极大地提升了购物体验。在智能家居领域,智能音箱、智能家电等产品的普及,让家庭生活更加便捷和舒适。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朱克力指出,人工智能在消费领域的应用不仅限于零售和智能家居,还在医疗健康、交通出行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实用价值和广阔前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消费者可以享受到更精准的医疗服务、更便捷的出行体验。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则认为,培育“人工智能+消费”新型消费模式对于推动消费扩容提质具有积极作用。它不仅能提升消费体验,增强消费者黏性,还能促进消费升级,推动传统消费向智能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同时,“人工智能+消费”还催生了众多新业态和新模式,激发了市场活力。

  当前,培育“人工智能+消费”拥有诸多有利条件。政策上,国家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技术上,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进步;市场需求上,消费者对智能化、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持续增长;产业基础上,中国拥有完善的产业链和丰富的应用场景。

  为了进一步打开“人工智能+消费”新空间,朱克力建议加强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构建开放协同的产业环境;优化消费环境,提升消费者体验;加强政策引导和市场监管,确保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全面激发国内需求潜力,推动消费持续升级。

官方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