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么合作发展部与食品安全部总经理田西艳 :《数字平台促进绿色消费减排实践》

2023-08-31 14:06   来源:中国家电网   

  各位企业同仁还有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阿里巴巴集团饿了么的田西艳,今天很开心也很荣幸能够在自己的家乡山东跟大家一起探讨关于数字平台在助力碳普惠以及绿色实践的这样的一个具体案例。那提到这一件事情,我们可能针对这样的一个话题,就不得不去回应说今天饿了么在整个阿里集团的它的这样的一个战略布局,以及在做ESG的战略设计的过程当中,它处于什么样的这样的一个位置设置。

http://upload.cheaa.com/2023/0831/1693461982926

  首先先跟各位简单的报告一下,饿了么跟阿里巴巴集团之间的一个关系,实际上在今年的4月份左右的时间,阿里巴巴集团向全社会去宣布了我们1+6+N的这样的一个改革,那么这个1是阿里巴巴整个的控股集团公司,那下面实际上以饿了么和高德组成的阿里本地生活集团是处于加6的这个核心业务板块,这是目前的一个生态关系。

  那么回到这个事情下面,我们回答今天的这样的一个聚焦主题,就是以饿了么这样的一个消费端的平台,在去践行绿色减排的这些工作当中,我们都是有哪些的消费行为去做了一些设计。那我们拿2022年的阿里巴巴这一场线上的大型的消费活动为例,在整个的2022年双11的这场行动里面,我们总共与咱们全国10亿的消费者,29万的这样的一个品牌,开展了1700万的这样的一个商品的互动,为什么要说这样一组数据?

  这一组数据的背后实际上透传了说我们在跟国内的40多个知名的品牌去开展了160万的这样的一个绿色商品的流通和设计。那么我想用这样的一组数据和案例来告诉大家什么呢?第一个就是说我们在用我们自己的具体的实践在去践行互联网平台,用科技和数字化的手段去促进绿色消费的这样的一个具体实践。

  那第二个部分就是阿里巴巴集团实际上在去年的ESG的报告里面也有向全社会去公布,我我们在2035年将要去协同我们生态上的两端,一个是我们广大的商家,另外一个就是我们广大的消费者去共同的落地和践行我们减碳15亿吨的这样的一个目标,这是目前我们在去落实和完成的一个任务要求。

  那么饿了么作为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其中一员,那自然也应该去落实相关的这样的一个工作任务,这个实际上是我们平台端的一个简单的呈现。那么我们也都知道从过去的我们对于点餐的网络餐饮平台的一个基本化的需求,现在已经覆盖到了对于餐饮以外的,涉及到我们广大消费者的吃喝玩乐行娱购20多个服务场景,那么也从我们过去的以阶段性的物流的履约服务能力,到现在即购即得的这样的一个消费需求,已经演变和成长为今天的本地化的即时电商平台。那么在本地化的即时电商平台为例的话,以饿了么为例,我们目前业务已经覆盖了全国的2000多座个城市,为接近三个亿的消费者去提供服务。

  那么在这个服务的过程当中,我们要做这样的一个业务设计的背景的原因是,其实我们联合行业的专业机构去做了这样的一个数据排算,那么在五年的时间内,整个的互联网餐饮平台在以日为单位的这样的一个订单交易量将达到3亿单,这个3亿单的数字背后,其实透传给我们的是平台的责任和平台的担当,因为这3亿单意味着我们广大的消费者在这个背后的绿色点碳的行为,我们我们如何去更好的结合的一个背景。所以我们在去年的6月份联合中华环保联合会在本地即时电商的这样的一个行业,率先去发布了叫“一点碳”的这样的一个碳账户的体系,所以进入饿了么的APP端之后,我们就会见到这样的一个产品设计,这样的一个产品设计的背后,其实我们也可以跟大家做一个数据的报告。

  那么从去年的6月份上线以来,截止到我们昨天看的这个数据已经达到了6000多万的消费者在平台上进行碳普惠的这样的一个激励兑换,这个庞大的数据背后实际上还是给我们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一个触动。第一个其实我们一直在强调说消费者的参与,那么消费者的参与实际上在我们这样的一个平台,这还仅限饿了么平台,这样的一个参与力度实际上带给了我们很大的一个惊喜。另外实际上基于这样的一个案例,我们也在去探讨如何更好的跟全国的一些有碳普惠的这样的一些城市开展合作,所以我们在去年的这样的基础上去加入了碳普惠的这样的一个网络,在这个网络之下陆续的跟包含我们山东省在内的各地的这样的一个碳普惠去开展一些技术的打通,产品的链接,包含对于碳普惠激励的这样的一个兑换。

  那么其实也带给了我们很大的一个收获。通过碳普惠的这样的一个交汇兑换,我们会发现实际上它不仅给我们的平台带来了更多的这样的一个消费权益的激励,同时也能让我们各城市端的消费者去感收到互联网平台给予他的一些,其他的这样的一个碳普惠的激励设置,这个是之前我们在城市端去设计的时候应该没有达到的这样的一个现象,那目前我们打通之后,也在全国做更多的这样的一个试点,也是基于这样的一个案例,我们去年受部里边邀请,包含行业组织机构的邀请,参与了联合国的气候大会。在这样的一个大会上,我们分享了在碳普惠下面的一些具体的详细的实践,今天就不再赘述,所以也引发了一些国际机构和我们国际类似这样一个外卖平台的这样的一个关注。

  那今天我们的团队实际上还在杭州去接待来自巴西南非一些公司,再去探讨关于饿了么这样的一个平台,如何更好的在低碳的这样的一些场景的设置。下面其实简单的跟大家报告一下,目前以基于我们的业务场景,服务于我们的生态端,我们到底应该做哪些消费行为的设计。那么回到我们这样的一个本地即时电商平台的场景下来看的话,我们与三端有着一个很强的生态关系,第一个就是我们平台上大概有450万的这样的一个商家,第二个就是我们平台上有近3亿的消费者,第三个平台上有350多万的这样的一个广大骑手群体,那么就意味着我们在消费端整个的网络餐饮平台视角下的消费履约行为的这个低碳行为的设计,就要遵守在这三个生态端的这样的一个方向。

  那么我们来看第一个就是从商家端的视角,那么我们从源头上来看,是联合了更多的商家在我们平台上去上线了这样的一个无需餐具的功能,这个让更多的消费者参与到我们具体的这样的一个产品设计的实践当中。我们拿现在的数据来看的话,从2017年到现在,已经有14亿的订单是选择了无需餐具的这样的订单,相当于我们是节约和减少了6000吨的木材和3000吨的数量,这样一个庞大的数据背后,我相信其实互联网平台尤其是这样数字化的平台,带来了还是很大的这样的连锁效应。

  第二个是说今天互联网平台跟政府的行政监管机构,它有一个最大的差异性是它不具备强制的约束力,所以我们的整个的推动过程当中,是以激励和互动的协同的这样的一个方式来推动,那么我们在整个商家端联合中国包装业联合会,会在源头上针对外卖包装的这样的一个包材去设置了一个标准规范,从源头上去跟大家提出一些建议。

  那第二个问题刚才也跟各位报告过,我们平台上实际上有450万的商家,不同的商家处在不同的经营状态之下,我们不能用统一的包材去要求所有处在不同经营阶段的商家去选择,所以我们就会发起一个安心名录,通过更多的专业机构去推选一个符合国家认定标准要求和符合我们降解降质的这样一个要求的包装材料,推荐给我们不同发展阶段的这样的一个企业去使用,因为我们没有强制性的作用,所以你只有一个推荐的作用,这个是我们目前在做的。

  那么对于于消费端实现了这些我们使用完的这个餐具,目前我们没有办法去实现全国的近几亿单,甚至几十亿单的这样的一个外卖订单的全回收。所以我们目前探索的更多的方式是说联合更多的行业机构和地方政府,对于一些集中的商圈,集中的高校,订单量比较集中的地区会做一些回收,通过这些回收会把这些外卖的包装材料再做成饿了么的周边产品去奖励给参与到饿了么平台的这样的一个广大消费者,这是我们用的这样的一个方式。

  所以从整体上来看,也就是因为我们在平台上实现低碳消费行为的这样的一个闭环,也被咱们亚洲银行选为这样的一个典型案例,会在今年的9月份发布到一个咱们这样的学术期刊,Science专刊里面去,会有一个典型的案例报告的发布。

  第二个部分实际上我们就回应到在消费者端,实际上网络餐饮平台它从过去的几年发展过程当中,虽然服务类型,服务范围会更加的广泛,但是它的核心支撑的业务肯定还是网络餐饮,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就不能仅局限说在今天以减排,或者是我们在整个的包装材料上的相关工作,所以我们站在一个大实物观的视角上去推动实物的可持续,那么我们在这个工作过程当中,其实我们是有一定的压力,其实从最早的时候我是参与了全国人大法工委关于反食品浪费法的一个立法工作,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其实也一直没有找到说今天互联网平台在去践行反食品浪费法工作当中,具体应该要去做哪一些事情,虽然做了一些法的约束和要求,实际上平台在落地和践行的过程当中还是存在了一些挑战。

  那么在这样的一个推动过程当中,我们实际上也在尝试,我们需要一个科学的方法指导,所以我们就找了农业农村部农科院去设立了一个实物可持续的联合实验室,通过这个实验室会给大家一些科学的方法指导,那么我们发起了一个叫三餐五检的项目工程,这个实际上就聚焦到网络餐饮平台消费者你的点餐行为,比方说你的餐具,用餐习惯,包含对于我们包装的相关设置,去实现在点餐五个环节的一些减量减排的动作。我们是在源头去减装,中间我们是要去做一些过程的减排,包含餐食的减量,那末端是实现这个过程的减耗,这个实际上是我们在做的几个方向的一个设计。那也正是因为我们在2020年做了这样的一个动作设置,所以我们在今年联合农科院发布的那个报告里面来看的话,这个效果还是蛮突出的,相当于我们基于校分餐场景下实现的,每一餐是节约了大概110.23的这样的一个减碳量,在这个过程当中相当于减少了食物浪费是55.3%,那么如果我们拿2021年饿了么小份餐的这个场景来算的话,相当于是45万的我们的消费者一年的这样的一个用餐需求。我觉得这个其实是互联网平台带给我们庞大的一个数据。

  我看时间的关系,最后说一下,实际上我们在配送端,配送端我们主要是聚焦三个方向,第一个就是我们这300多万的配餐车辆它的绿电换电的动作。第二个就是你配送路径的优化动作。第三个实际上就是在整个配送过程当中,我们如何用好你算法算力,实现配送集约化的动作,所以实际上也是通过这样三个动作的设计。

  第一个实际上我们在绿色充电,在跟国家电网在做这样的一个设计。第二个在整个,基于我们智慧算力系统的支持下,把整个配送单量的运力减少了20%,这个配送的路径。第三个实际上我们通过上线一个拼团的服务场景,让大概有80%的集中的一些商圈,实现了我们在整个配送过程当中的这个减排动作。那最后实际上我们知道在这样的一个平台下,我们做了这样的工作也有很多的不足,所以我们也在跟更多,包含今天检测在内的这样的专业机构和专业公司在开展这样的一个定制化的合作,那么未来我们也是希望说,遵从于互联网平台它三个本身的这样的一个特色去做一些整体的规划。

  第一个方面上就是我们要遵从于在我们产品化的能力设计上,协同好我们的生态的各端去做一些减排的具体实践。第二个部分实际上我们就是想,在整个的发挥我们产品化的能力,去在我们的商业和技术模式创新层面上去探索更多的业务场景。第三个我们实际知道在今天我们做的很多工作当中是没有专业的方法学去支撑的,所以我们做了更多的一些方法学的设计,那么未来我们也希望说在更多的业务场景下去做一些方法学的设计,共同的开放给我们行业的生态去共同使用。谢谢大家。

官方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