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届中国高端家电趋势发布暨红顶奖颁奖盛典之红顶夜话

2022-12-23 15:29   来源:中国家电网   

巅峰对话

  主持人:欢迎各位来到“启·昂不一样的红顶奖”第14届中国高端家电趋势发布暨红顶奖颁奖盛典的巅峰对话环节,其实我们这个也叫“红顶夜话”。

  这次线上聚会是一种无奈之举,刚刚吕老师也说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遭”,不过非常欣慰的是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能够线上相聚在这里,这次“红顶夜话”的人空前绝后的齐,接下来,让我一一介绍各位嘉宾:

  国家发改委宏观院 资深产业专家 蔡莹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靳军

  红顶奖组委会负责人 吕盛华

  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冠军 彭敏

  永达传媒总裁 邹阿鹏

  老板电器高级产品专家 何茜雯

  华帝冰箱工业设计经理 梁文淦

  格兰仕中国市场销售总监 刘青松

  卡萨帝厨电成套企化总监 徐晓峰

  卡萨帝热水器产品企划经理 张建勋

http://upload.cheaa.com/2022/1215/1671113122149

  第一个问题,其实是一个形而上的跟生活有关的问题,就是在我们前行的道路上也许会在技术创新方面触碰到瓶颈,或市场布局出现差异等问题,但用户的诉求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对此我们有很多问题想要和大家去分享和探讨,那么我们废话不多说,开始今天的第一个讨论话题,

  “红顶奖”主办方在前期通过微博、今日头条、知乎等平台发起了“当下如何体面生活”这样一个话题,引起很多网友共鸣和参与,物质与财富,健康与品质,精神与追求等等,每个人对体面生活的解读和角度都是不一样的,比如我会觉得有两种体面,一个是别人眼里的体面,一个是自己心中的体验。那么接下来问一下各位,在你心中,“体面生活”有怎样的答案?

  首先请教蔡院,蔡院叫“蔡大厨”,可能您非常喜欢下厨,您还是非常知名的美食专家,在您眼里,体面生活大概是什么样?

  蔡莹:关于“体面生活”,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跟年轻貌美的主持人比,我们是“老油腻”。

  主持人:您是资深专家。

  蔡莹:几十年工作经历,从普通的工作职员,到副处长、处长、副司、正司,这一路走来,到了我们这个年龄,可能我们对体面生活的理解跟你们这些年轻人不太一样。我想大概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平和和归真。为什么?打拼这么多年,在事业上、学术上、生活上,开始进入了平稳期,在这个平稳期上我们所追求的所谓体面生活是内心的一种需求,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平和和归真的生活。从厨艺上讲,我要本味,我追求原料的好,不一定要调料好、不一定要加工器具好,但是要把它的本味做出来。

  第二个层面,追求安逸。安逸的前提是什么?事业小成,收入无忧,也有一些闲工夫,自己又有一些基础,可以做、可以品味、可以告诉别人什么是一种安逸生活的时候,你会觉得这种传播对你、对你旁边的朋友都是一种特别好的安慰,类似于你是别人的一个安静的岗位,到你这来了就像回家了一样。

  第三个层面,到我们这个年龄,恐怕我们所说的体面生活就是亲情和友情。求父母健在,我可以尽孝。朋友、老师、学长、带我入行的学长们生活平平安安。

  所以我们说的“体面生活”是几个层面:一个是精神上,是你要经过磨砺、经过努力以后,能够找到对应你现在这个状态的最好一种平稳的归真的一种生活。第二个,你发掘生活里最美最质朴的东西,不要追求华丽的东西,一点骨头汤、青菜,清水煮出来以后,能够倡导小时候的味道,这就是体面。最后一个,离不开亲情友情,离不开身边的朋友,包括主持人、吕总、家电网的很多朋友,这些朋友在,给你的是一种慰藉,这种生活才叫所谓的相对水平高一点的有品味的、有味道的体面生活。

  这是我的理解。

  主持人:蔡院长一上来,感觉这个问题的意境高了很多。确实如您所说,每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段对体面生活的感悟不一样。

  吕盛华:听得我眼泪哗哗的。

  主持人:先收一下感动,压制一下,一会儿就让您发言。接下来问一下靳院长,从您的专业和生活角度来看,怎样理解这样的问题?

  靳军:大家晚上好!咱们的盛会在疫情期间顺利举行,非常不容易,这也是体面的一种存在,我们的承诺、我们的追求。特别是我们对于体面的认知,我们追求体面生活,就是追求美好生活。体面的生活,是对人的尊重,关注其他人,同时也关注自己,也尊重其他每一个人,同时包括自尊,这是我们对于体面最基本的基点。

  作为人本身,当每个人都能够互相尊重、互相关怀,这就是我们美好生活的根本。从我们做艺术、做设计,都是在关注他人的诉求、关注我们的用户、关注我们的客户。同时,每个消费者也要尊重给这些好的产品、好的服务的企业以及其他人,彼此尊重带来我们对自己体面生活的诉求。我们有自己好的物质、好的服务的生活,比如家电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这样的一种生活就是为了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完整、更加体面、更加舒适,所以它的根本是让我们大家能够去考虑其他人。我们做设计的时候,也是在考虑怎么创造出好的产品、好的新的形式,让社会上其他的人都能感受到美好、感受到方便、感受到“新”的存在。所以从美好、从真正日常所探讨的体面生活,我想它们都是完整的一起的状态。

  这点跟朋友们一起探讨,让我们彼此互相尊重、互相携手,正好是我们现在这种形式的改变,我们第一次关注他人、第一次尊重的情况下,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生活也会更加体面。

  主持人:您对于体面定义的核心建立是在尊重这个基础之上的。接下来问一下彭敏老师对跟着问题是怎么理解的。

  彭敏:刚才几位老师对体面的理解高屋建瓴,我个人认为体面是分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这点想起大诗人陶渊明,有一个特红的网络金句叫“不为五斗米折腰”,他做县令时本来前途一片大好,但是上面派了一个官不大但是能管他的督邮,一般地方官员都看不上督邮,当陶渊明手下官员跟他说得对上面派来视察的督邮得低声下气、好好伺候的时候,陶渊明就不愿意干了,因为他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有自己想做的事,也有自己不想做的事,伺候督邮是他不愿意干的一件事情,所以他不为五斗米折腰,并且把县令的职务给辞掉了。这个故事大家很熟悉,但是可能大家不了解他的后续,因为陶渊明这么任性之后,果然他后来的人生很困难,没有固定收入来源了,到了晚年,随便来一场饥荒,他就得出去死乞白赖跟人家讨食物,说是借米,其实可能也没法还。

  唐朝大诗人王维居然这么去评价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事,他说“一惭不忍而终身惭”,也就是说当时你忍一忍,你后来的日子都是吃香喝辣,你何必呢?在很多人看来,陶渊明晚年生活相当不体面,本来是官员,后来要去乞食了。但一个人体面不体面,其实我们不能看别人的眼光怎么看,而应该问他自己。虽然在外人看来,陶渊明是不体面的,但是你得问陶渊明对自己辞官后的生活是否认可,如果他认可,那别人就没啥好说的。

  所以我个人认为,作为一个文化工作者,认为有所为有所不为,在物质体面和精神体面之间找到一个平衡,是我们特别需要去做的。

  主持人:听您讲故事很有意思,很开心,正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接下来问问永达传媒的邹总,对这个问题怎么理解呢?

  邹阿鹏:刚刚几位老师讲得非常好,我还做了记录,把我对体面认知的维度拓展到更宽。

  我非常认同体面包括两个维度,一个是物质层面,一个是精神层面,在人生不同的阶段,向往的可能是一种穿得好、穿得暖、吃得好、用得方便,是这种追求;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可能不仅仅是享受基本物质的满足,物质已经没法让我们在“体面”这个词增加更多内容了,可能我们追求的是精神上的一种体面的生活。

  所以我觉得体面的生活跟我们现在国家的主张是一致的,就是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个追求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结果,美好生活奋斗的过程就是一个体面生活的过程,也是一个从物质到精神、到更高层面追求的过程。所以体面生活是对个体不断提更高要求的一个奋斗的过程,也是一个进步的过程,最终的状态达到刚刚那位老师说的内心的安逸、内心的富足、内心的平静和内心自我的满意。

  主持人:您还是觉得会更加倾向于满足自己内心的标准,谢谢您。

  接下来我们再听一听同样是今天传媒的代表,吕老师,您是怎么看待这样的问题呢?

  吕盛华:我还是想先听听企业的吧。

  主持人:那先请一下本场除了我的唯一女性,那就是老板电器的何老师,您从女性视角来说,觉得体面是什么样的呢?

  何茜雯:刚才各位老师的想法特别有意境,我简单讲讲自己粗陋的看法。刚才主持人提到,体面包括外在的评价以及自我的判断,其实外在这种体面是社会价值的一种锚定,而且存在相对性,在这个阶层,你觉得你是体面的,换一个阶层,可能又是不体面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都提到这种行为,比如前面很火的《三十而已》里面的童谣,她希望点点脚获得在这个阶层里面的体验,《等风来》里面的倪妮也是为了人前的体验,陈玉龙的《衣锦还乡》,都是通过外在的努力获得社会的认可。

  刚才大家提到更多追求精神生活,现在年轻人的物质基础条件都比较好,大家更多去追求内心世界富足。比如现在很多大学生村官,比如一些城市白领辞职下乡做农产品带货,比如大学生回家乡做方言音乐,甚至很多年轻人开始流行拣垃圾,在圈内这个叫“弯腰”,其实就是对当天还没有吃完的面包店的面包进行二次回收,比如对于二手家电的回收,这个一方面对社会层面来讲,其实是对资源循环利用的倡导,另一方面,对年轻人本身来说,这也是他们自己全新价值观的一种彰显。对于这种行为,很多觉得跟我们世俗价值观不太吻合,但是“拾荒”这种行为在年轻人中非常普遍,这也是一种体面。大家对体面有非常多不同种理解,但是不变的趋势是像各位老师讲的,会向内追寻,评价对象逐渐变成内心,是自我内心的一种富足。

  我们是做烹饪电器的,一直聚焦做厨房,烹饪这个事情也是可以外显的,比如大家在朋友圈分享厨艺,贴一个“擅长烹饪”的标签,让大家觉得这个女生顾家,让大家觉得这个人是大厨。另外一种,烹饪也可以向内追寻,体面的生活也可以是回家之后的一种热汤,以及仅有普通的食材也可以创造出温暖人心的菜肴,普通人也可以获得美食的慰藉,来感受生活的善意。所以我们做数字厨电,通过科技的力量让更多人无门槛的享受烹饪的乐趣去取悦自己,所以我们做洗碗机让大家解放双手,尽情享受烹饪的乐趣,烹饪后打扫卫生的一地鸡毛交给科技、交给产品。中国讲民以食为天,通过美食的慰藉让每个人都感受到生活的体面,这也是平凡生活中平易近人的一种感动。

  我看到这个命题时想到两个词,一个是“锦衣夜行”,一个是“素袖藏金”,都在追求内心的富足,我认为这是最持久的一种体面。

  主持人:您刚才说科技和电器带给生活当中很多人富足的心境,能够带给他体面。其实作为一个家庭主妇来说,我真的非常有共鸣,非常感谢这些科技能够解放我的双手,让我更多时间追求其他的东西。

  接下来请吕老师讲讲您的感受,来作为第一个问题的结尾。

  吕盛华:这是一个很好的话题,听了各位的发言很受启发。从这个词来说,“体面”本身分成两个部分:“体”可能更多是个人的体验、内在的东西,这个相对来说是隐性的自我的认知,“面”是外在的显现的,比如公开的身份、社会收入等等,大家能看得到的东西。所以这个东西实际是两方面的,它不可能脱离一个东西,完全凭自己感受,我喝西北风觉得自己特别好,不可能的,所以这肯定是需要有一定基础的。从这个层面来说,可能是“一体一面”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结合起来。当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感知,这是这个字的解读。

  另外,我们还可以说“一体两面”,大家可能有不同的侧面,你认为的体面在A那里,因为大众的评价是很难改变的,在A认为是非常好的东西,在B认为的可能是不一样的,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定位,所以这个话题没有一个非常清晰的结论是什么样,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认知。通过这种交流,我们获得大家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这个交流就变得非常有意思了,这是我的想法。

  主持人:的确,就像那句话“1000个人心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可能1000个人心中有2000个对于“体面”的看法。

  第二个问题是跟科技有关的,科技进步给生产制造、人类生活带来巨大的进步,未来10年哪些技术是我们必须关注和做提前布局的?

  首先问问企业代表,华帝的梁总,科技的哪些关注点和布局点?

  梁文淦:我抛砖引玉,未来十年有各种各样的趋势,包括AI、元宇宙等,但是我是站在企业的角度谈论这个问题,在5G和后疫情背景下,每个企业的需求都不一样,站在华帝角度,有几个方面一直在想办法突破:

  第一个方面,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这个趋势现在来说,不管是哪个方面,重要性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每个企业都非常重视。如果这个技术难题有机会得到解决,如何让厨房更懂消费者,或者比消费者更懂得照顾消费者,这可能就是我们需要去研究和储备的方向。

  第二个方面,正在布局的数字化和自动化。前一段时间我们董事长讲了一个问题,就是当下品牌的竞争是产品、服务、质量等全方位的竞争,和过去很粗犷的快速制造、快速分销很不一样,以前的模式无法满足当下和未来的市场需求。所以现在我们在快速布局OA、MES、高级排程等系统,都在做这方面的准备。所以它未来是一个更精准、更高效、更强大的生产系统,这是我们对技术布局最重要的一个支撑。

  第三个方面,跟消费者关系比较大的,也是比较确定性的,健康和品质生活是大家比较追求的一个方面。我们认为现在的消费者不单关注健康,还懂得健康。设计领域很关注绿色设计、可持续设计,把这种理念融入到我们的产品开发和产品设计理念。我们作为一个厨电方面的企业,不光关注这个领域的健康饮食,还是关注相关领域的健康空气,可能企业都会深入做这方面的技术储备和研究。不管哪个方面,都希望这些技术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服务和更好的体验。

  主持人:谢谢梁总。接下来听听格兰仕的刘总。

  刘青松:从格兰仕企业来讲。我们对未来产业的判断是,产业的信息化、制造的智能化、信息的产业化是一个主要的方向。

  拿格兰仕举例来讲,以前我们的生产线以工人为主,但是这两年引进全自动化生产线。拿我们的核心品类微波炉举例,我们利用制造的智能化,现在6.7秒就可以生产出一个腔体。所以从我们的角度来讲,首先要围绕用户越来越丰富多元化的美好生活,所以我们要推进科技创新,在科技创新的同时一定要是绿色化的、智能化的和集成化的技术,这是很关键的一个技术升级。

  第二,从我们企业的角度来讲,我们肯定要响应社会进步的需求,目前不管是产品技术,还是生产方式,都需要更加节能、高效、低碳,这样才能通过技术的升级迭代引领带动绿色智能社会消费氛围。可能从企业角度来讲,所有的家电行业都一样,家电作为实体经济、中国制造的代表,我们所有做家电的,不管是各个企业也好、各个平台也好,我们可能会响应国家的需要,通过我们创新的绿色技术,去引领低碳“双碳”的号召,去开展一系列的产品布局。

  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

  主持人:谢谢刘总,我们期待看到您的未来产品布局早日实现,面向消费者朋友。

  接下来听一听卡萨帝的徐总。

  徐晓峰:主持人好,各位嘉宾,晚上好!说一下卡萨帝厨电的个人建议。我们考虑未来10年技术布局主要是四个方向:

  第一个方向,智能化、定制化。未来的大数据和智能终端会变得更加普遍,未来有一多半工作会被自动化和智能化定制,体现在厨房家电来看,就是个人定制菜谱、一键化烹饪、智能化烹饪,让烹饪变得更简单,用户在家里能够体验“一键大师菜”的操作,这是我们智能化和定制化的方向。

  第二个方向,互联互通。5G和互联网是未来大家最关注的技术趋势,在这个趋势下,单一设备控制会慢慢转向更多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我觉得这个也会是未来的一个方向,可能也是我们重点布局的一个方向。

  第三个方向,新的材料。对于厨房电器,材料学是非常重要的,举个例子,比如石墨烯有非常高效的导热性能,应用到我们的烹饪中,可以极大提高烹饪的效率和速度,材料上会给厨电带来不一样的变化。

  第四项是清洁技术,厨电带来美食的同时,清洁是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和话题,清洁应该是未来厨电大家都要做的一个方向。随着新材料和清洁技术成本的逐步降低,厨电产品应用易清洁技术估计越来越普遍,方便用户清洁,减少清洁时间,这会是未来重点关注的一个方向。

  主持人:我们看到了卡萨帝在未来的四点规划。接下来问问永达传媒的邹总,关于科技进步的问题,您能否从媒体角度说说?

  邹阿鹏:我们是做媒体的,可能技术上跟咱们做实业的还不太一样,我们在技术上相对来说可能偏落后一点。媒体特别是大户外媒体的分支,现在媒体讲究闭环,讲究线上线下的打通。媒体过去一直有一个没有有效解决的问题,就是数据的收集、回流和分析,当然,这也有很多原因,一方面,倾向于公共安全和大家的法律规范上的个人隐私问题。但是户外广告的数据化、可回收一定是未来的一个大的趋势,肯定是在某一个阶段和时候一定会实现,现在我们在个别点上、个别区域已经在做推广。

  如果谈到我们这个行业的技术,我想应该是数据的收集、数据的挖掘以及数据的应用,以及赋能于品牌360度的营销。过去我们说广告投放传播有一半是浪费的,但不知道浪费在哪里。未来相信在数据技术的研究之后,这个浪费一方面可以减少,另外一方面也知道这个浪费在哪里,去尽可能的避免。跟我们相关的主要是这一块。

  主持人:提出了一个非常不一样的角度,关于数据回收的,您觉得未来数据回收是一大重点和亮点之一。

  邹阿鹏:对于我们这个行业是的。

  主持人:接下来的问题请教蔡院长,能否高屋建瓴的角度预测一下未来科技哪些是布局点和亮点?

  蔡莹:涉及未来科技关注和提前布局的,从美国、欧洲和西方的文件研讨里是很多的,大家提出了N多个,但是结合家电行业来讲,应该关心两个对家电行业比较关键的问题。刚才我认真听了很多企业在谈的,这两个问题:

  第一个,数字赋能。大家都谈“化”,实际上是数字赋能制造业、数字赋能创新怎么在家电领域的应用,这是生产企业关心的。我们所说的智能不一定是生产线的智能,我们现在要关注未来10年智能的发展,从大格局从上往下看,这种所谓的数字赋能,数字赋能制造业、数字智能创新,它是要把目前的产业的互联网、物联网的深入应用和大数据的应用结合起来以后,把生产企业的多品类、多产品、产业链的扁平化数字化集合做出来,这是未来的智能数字赋予企业最新活力的要点,不仅仅是一个产品、一条生产线,比如我是海尔、我是美的、我是格力,可能有多个产品、多个生产线,那么不同的品类怎么运用数字赋能,把它检阅化,和产业链供应链同时加起来,用数字赋能把成本压到最低,把时间缩到最短。这个庞大体系的构建,才是未来我们能够引领家电产业在新的科技发展情况下往前走的领头企业要做的事情。

  很多企业说在做创新,我给大家一个简单的门槛,在欧洲如果要拿一个创新企业的称号,大概在TOP2500个创新企业的最低门槛每年创新投入最少的钱是3600万欧元,也就是说能排在欧洲的TOP2500,一年的创新投入就至少要3600万。目前排在第一的一年创新投入是224.7亿欧元,比我们的华为还要高得多。

  所以我们不能空谈创新,我们不能空谈技术,要结合我们的行业、我们的产业、我们的企业自身,去通过数字赋能,把目前已有的基础提炼到最好。我真是不希望大家跳脱出来,希望大家能够在基础上去发挥。

  简单再提一句,就是未来清洁能源技术在产业产品上的应用,也是你能够提高自己产品竞争力的一个关键环节。我希望大家能够好好看一看最近工信部、发改委、高技司家电产业未来发展的目标规划性文件,从中获得跟自己企业有契合的东西,借着这个东风把自己的企业在数字赋能下发展得更好。

  主持人:感谢蔡院长。一席话讲得热血沸腾。为了响应碳达峰的号召,绿色低碳转型非常重要,而且已经是每个企业已经步入正轨的事情了。

  第三个问题,这个问题更多跟企业息息相关,面对未来,在错综复杂当中感受到一种不确定性、未知性,甚至有一些恐惧。其实苏轼有一句名词,有句话叫“此心安处是吾乡”,这个心安讲的就是确定性。那么对于各位企业代表来说,各位认为应该如何给自己的用户源源不断提供“确定性”的感受和体验?这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请教卡萨帝的张建勋张总。

  张建勋:我们理解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最重要的是给用户确定而可靠的方案,这种确定性就是让用户更加信赖,让我们可以更好地融入他们的生活。

  这里有几个方向:

  第一个是水量要可靠,因为我们是热水器热水解决方案提供者,通过不断优化升级的加热系统和内胆系统,更加精密数字化,还有浴缸的一些需求。

  第二个是水质。

  (直播暂停……)

  何茜雯:对于老板电器来讲,很早以前就确定了主航道,也把企业战略构建在烹饪这条赛道上,甚至还不是厨房,而是烹饪。虽然外界一直都在说老板电器厨电企业,是一种厨电企业,这是约定俗成的一种说法,但是我们希望自己在用户心目中的品牌印象是“最懂中式烹饪的一家企业”。有了方向之后就确认了接下来要做什么事情,接下来围绕烹饪这件事情去研究烹饪前、中、后各个环节,研究烹饪在个人层面、家庭层面甚至社会层面的价值。

  这一系列企业自身定位明确之后,我们给用户提供的确定性又来源于哪里?我们认为是我们和用户共同创造出来的,一方面,产品上需要我们去了解用户需要什么,站在用户的角度知道他们的痛点,去提供方案。第二,我们长期坚持自己擅长的事情,在烹饪这个领域做精做深,从而与用户构建更深度的更牢靠的连接,这个过程中烹饪就是我们与用户之间的纽带,让我们能够源源不断的把这种确定性的价值传递给用户。

  主持人:刚刚您的观点引起很多人共鸣,就是如果想给用户确定性,首先自己要有取得性。

  接下来请梁总。

  梁文淦:这个问题挺难回答的,因为从哲学来说,人类寻找确定性,就是我未来发生什么、我要做什么、我要去哪里。但是相反,生活中很多生活是存在不确定性的。

  从华帝来说,怎么给用户提供确定性的体验和服务呢?很多时候我们跟何老师说的一样,也只能从用户入手,可能我们通过大量用户研究、很多趋势的研究,去找到不确定性里的确定性。例如很多时候我们在厨房里用一个灶具,是不相信旋钮刻度上的火大火小,很多时候要弯腰去看那个火大还是火小,例如消费者对什么时候应该把烟机调得吸力更大也不确定。所以我们研究了消费者的确定性需求,再用其他手段满足这种确定性的需求,利用很多设计研究、体验研究、技术研究来解决确定性的问题。

  例如刚才说到的旋钮问题,我们在这个旋钮上做能够直观反映火力大小的,在这个地方能够体现出来;例如烟机能够敏锐的捕捉到什么时候烟量大,它自动会把风量调大。我们只能通过这些手段不停的给消费者提供改良体验和满足确定性。

  最后我想说的是,对消费者来说,更健康的生活、更美好的生活、更有品质的生活肯定是确定性的。所以对华帝来说,我们会践行我们的品牌定位,就是把品牌定位成“理想厨房新标准的构建者”。我们希望通过研究、通过技术迭代或者技术解决方案,给消费者提供更多好用、好看、好清洁的“三好”产品。

  主持人:梁总提到一点非常有意思,说有一些人在使用厨房时,面对某一些感觉像是教程,但是他不敢下手,因为不确定这样做对不对或者达没达到效果。我下厨房时也有这样的疑惑,比如这个牌子烤箱让我用180度,但是用在那个牌子的烤箱反而不灵,会没烤熟或者没烤透,所以企业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会让用户选择时更稳定和安心,这也是企业可以考虑的一个方向。

  接下来问问中央美院的靳院长,靳院长刚才提到一个概念,您说舒适体面生活一定是以人为本的,那带给他们确定性从您的角度是怎么来达到的呢?

  靳军:一个是彼此尊重和理解,另外是这些新的科技、新的产品是不是能给用户和消费者带来明确的且可持续的解决。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理念,科技的理念、产品服务的理念可能都不一样,但是他们有比较明确的路径,这样消费者在获得这些服务、这些回报的时候能够比较清晰,从服务和产品的运转之中获得确定的满足。

  而且这个是可持续的,持续让他们在生活中得到美好的享受。这些是我们在生活中一直探索的。

  主持人:您提到持续性,这个问题大部分是针对企业来说的,但是其实从宏观层次、从媒体层次都可以进行第三视角的角度。蔡院长如果从宏观层次解读这个问题,怎样为消费者、为用户带来确定性,您有没有一些建议和看法?

  蔡莹:我觉得从一个高一点的层面,或者从一个跳出企业层面的角度来看确定性,或者是从普遍的消费者的心态去看确定性,可能有两个:

  第一个,你给我提供的产品,像您刚才说的,按照我的经验拨到180度,大家差不多,可以差个3度、5度,别给我差30度,这是对产品某项功能共同认知的确定性,这需要企业共同的标准来支撑。

  第二个,无形的确定性,我非常赞成卡萨帝的说法。你永远站在消费者的背后,开个玩笑:当我想你时,你能够马上出现;当我需要时,你能到我家里。这也是一种确定性,这种确定性给消费者会更好。

  对企业来说可能是几个方面:第一,企业本身的规划战略,第二,企业本身的质量品质和特点,第三,企业售后服务支撑和品牌声誉,第四,对消费者得有传播、教育、指导功能,希望大家的手册别越来越薄、动不动就上网,我希望手册相对厚一点,告诉我一步步怎么做,这个确定性包括生产企业、包括消费者、包括售后服务,三家一起为消费者提供一个相对饱满的多维的确定性,这才是特别理想的,包括人和人之间相互尊重的特别友好的一种确定性,是大家追求的一个确定性。

  主持人:您补充得特别全面,说到消费者的心坎里去了。接下来问问吕老师,您作为一个媒体人,从媒体的角度来看,如何建议企业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确定性?

  吕盛华:首先,先说说红顶,其实从媒体来说也是在做一个二次的背书。在消费升级过程中,大家怎么去选更好、更有保障的产品?红顶奖本身就是一个背书。我们14年,就像蔡院长说的,坚持严格的评审,公平公开去竞争,我们来自不同领域的,有来自设计的、技术的、市场的、体验等不同角度专家对产品进行评选,最后评选出一款高端的好产品,这款产品是经过行业、消费等各方面考验的,这体现了可靠性。有的时候用户需要的是一个确定性的东西,甚至超预期,打开有持续的热水洗澡,等等。这些东西通过程序的公平性,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和权威性,并且持续的在做,这跟企业做产品的思路是一样的,提升它的可靠性和认知度,这是确定性的。在这么多产品里,怎么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红顶奖是一个非常清晰的指南东西。对C端来说,升级要买什么?买红顶的产品没问题,都是非常棒的产品,这就是红顶奖给大家带来的确定性。

  在B端来说,可能是另外一个思路,像今天这种情况下依然召开了第14届中国高端家电红顶奖,12月份无论什么情况下,即使有风有雨,我们都会坚持去办,我们是想把它做成一个真正有价值的、能够持续去服务消费者的IP。这里特别感谢各位伙伴、专家,像鹏总我们合作4、5年了,每次合作都有新的提升,而且是双向奔赴;包括蔡院长、靳院长,各自领域的顶级专家,给了我们很多指导,这些都是能够提升它的确定性,让我们更有信心;更重要的是我们的企业,不断有好的产品,共同为消费者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实际是优胜劣汰,不断提高它的确定性。

  所有面对不确定性时有很多方面的因素,最重要的是很多方面的因素在一起构建成了确定性,它有点像“往复循环”的关系,确定性是我们期待的,但是我们今天要学会去面对不确定。

  主持人:的确,就像我们经常说的那样,压力和挑战、挑战和机遇是并存的。

  通过今天的“红顶夜话”,在不甚明朗的未来共同蓄力,早日让家电行业拨云见日,带给消费者用户们更多确定性,让他们更加心安,我想这就是今天“红顶夜话”讨论的目标和希望之一。

  时间过得非常快,大家聊得非常开心,也非常感谢几位嘉宾今天晚上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带来的分享,再次感谢几位!

  今天的“红顶夜话”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期待早日线下相聚。

官方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