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结束后,周超遭遇到同行们热情的“围追堵截”。而在2016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上,受到如此追捧的是日本FEEL GOOD CREATION株式会社董事玉井美由纪。
在11月2日举行的2017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上,家电智能化议题和话题是重中之重,而家电智能工厂议题火热异甚。鉴于《家电智能工厂的规划与设计》的演讲太受关注,预约好的专访不得不往后推迟。
中国轻工业长沙工程有限公司 智能工业设计院设计总监周超
智能工厂绝非简单的“机器换人”
在大众口中,提到智能工厂就绝对少不了“机器换人”这四个字。而在近几年的媒体报道中,“机器换人”造成失业的猜测也屡见报端。事实真的如此吗?
周超告诉中国家电网记者,人们提到的“机器换人”首先联想到的是自动化。不过,自动化只是“冰山一角”,精益化、信息化、数字化、可视化、绿色化也是智能工厂的显著特点。
比如,工厂布局和物流的精益化可以大幅提高运作效率,信息化管理系统可实现系统、装备、零部件以及人员信息的互联互通和有效集成,绿色化生产可实现环保、节能等等。
在周超看来,家电智能工厂所发挥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制造企业内部。智能工厂的出现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够大大提升整体响应速度,为家电销售模式从压货打款进化到柔性定制生产提供了基础保障。
家电智能工厂呼唤全产业链的“智能”
随着家电智能工厂运营成熟度的不断提高,关于柔性生产的提法发生了一些变化。刚开始,家电企业提的更多是个性化定制,而现在规模化定制开始逐步推广。
周超告诉记者,这种提法变化的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
目前,中国汽车产业和家电产业在中国智能制造装配领域走在了其他行业的前列。不过,家电产业相比其他产业属于“薄利”领域,而智能工厂的投资又数额巨大。因此,以精益化为基础,实现家电智能工厂利润最大化是家电企业考虑的首要问题。
个性化定制固然可以实现高端化、差异化转型,但是毕竟规模有限。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规模化定制,既可以转型高端,又可以扩大生产规模,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智能工厂的潜力。
周超表示,目前中国家电行业的智能制造实力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中国家电工厂终端智能制造发展过程中不存在明显的技术瓶颈,现在中国家电企业需要进一步提升的是全产业链配套能力。
事实上,iPhone X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产品谍照流出到量产,iPhone X一直存在很明显的产能和零部件供应问题。虽然产能问题在逐步解决,但是零部件供应问题却是个“慢性病”。
周超表示,现在中国家电企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实现很高的智能制造水平,但是差异化产品需要的“异形”零部件却不好解决。家电企业在壮大自己的同时,也需要同步壮大“外援”实力。
智能工厂与共享工厂存在“亲戚关系”
在智能制造火遍中国的背景下,“共享工厂”在2017年意外走红,分享产能的新型生产模式与电商深度结合,互联网和制造业再次擦出了火花。
“共享工厂其实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以往的代工厂、OEM与此类似。”周超告诉记者,共享工厂与智能工厂虽然不是一个概念,但是在结果上确有一定的相似性。
周超表示,共享工厂与智能工厂都是通过信息化实现资源共享、消化产能。第二方面体现在精益化上,两者都进行了资源整合,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二者的不同点体现在于,智能工厂是用技术手段实现精益化,而共享工厂更多的是一种商业运作模式。
在制造业升级的大背景下,无论是智能工厂还是“共享工厂”都在进行自动化升级,机器换人其实不可避免。
“机器换人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至于机器换人会不会造成大面积失业,我觉得应该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周超表示,从短期来看,机器换人会让一部分基础性工人失业,但是这并不代表总体失业人数的增加。一方面,失业工人可以转移到其他行业,比如电商、餐饮等服务性行业。另一方面,基础工人数量减少,但是技术型工人数量需求必然增加。从长远来看,机器换人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产业升级和人员结构升级、产业转移和人员转移的过程。(薛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