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来点实的,实实在在跟大家交流一下华星光电从2009年11月16日正式签约成立,到今天不到六年时间,我们的发展历程和现在我们所面临的这种大势。我今天交流题目是“势在必行”,华星光电大尺寸面板发展之路,华星光电目前两条8.5线在深圳大尺寸,一条6代线在武汉,今天主要讲深圳大尺寸。
大家看看产业之势,这个图上可以看到蓝色标记的,我们现在还不算韩国、日本、台湾这三个地方,仅在中国大陆近五年时间里,蓝色部分是已经开始量产的高4代线,红色部分是正在建设的,黄色部分是已经宣布,并且规划,现在已经达到13条之多,从产线数量上,短短五年超过全球20年积累。第一是中国大陆近些年来浴血,饱受日韩液晶面板之困前耻,又是政府支持下这个产业蓬勃发展,同时也带来一个产能是否过剩,竞争是否白热化,是否开始自相残杀这个境地,我和大家交流分析一下。
中国大陆现在已经成为大尺寸面板供应商的领导者,中国大陆TV面板产能,这条红线指中国大陆,蓝色是韩国,黄线是台湾,下面是日本,日本这些年没有特别大的下降,但完全没有增长,中国大陆一枝独秀,红线蓬勃向上。2014年是22%,在我们今年就会达到31%,超过台湾,去年统计数字已经超过台湾了,预计到2017年,明年我们就会超过韩国。请注意我这里面说的是数量,从市场供需来看,2015年以后随着各家面板厂新厂开出,需求的增幅远远小于面板产能的增幅,预计供需比例会走高,再过三年就会达到峰值,四年以后目前规划看,还没有新厂开出,这样出货量增速可能放缓,这种供需可能得到缓解,改善还不是很准,应该说缓解更好一点。但是同时出现的是结构性的供需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是持续性的。8.5代未来几年过渡的释放产能,让整体供需看起来供过于求,因为十多条了,实际上存在结构性短缺。有一些产品尺寸是8.5代盲点,分尺寸的供需情况,尤其40到45,还有65,这些都是我们结构性短缺的一种比较突出的区间段,不仔细讲了。出货平均尺寸变化看,由于全球大尺寸化的趋势发展,电视出货平均尺寸每年基本上是每年一寸速度在增长,再过四年,全球液晶电视平均尺寸会达到45.6寸,大尺寸化的发展是一种不可遏制的趋势,尤其是在中国大陆表现得更加明显。国内零售大尺寸化趋势到2016年达到46寸是远远高于全球平均尺寸,再过四年,全球平均尺寸是45.6,中国预计达到50寸,所以未来大尺寸化,55、65,甚至75可能在未来三四年中成为市场的主流。
这几条曲线也是电视出货平均尺寸的变化,我们现在中国大陆以京东方为主,加上华星光电两条,中电熊猫,以及其他的都是以8.5代线为主,确实是无法满足40寸到45寸和65寸的需求,面板利用率的不高,以及带来的产能和良率损失,制约了40寸到45寸和65寸的出货量,国内六大电视机品牌在去年采购总量1900万台,几乎全部是从台湾、韩国进口,我们大陆蓬勃发展了这么多条看起来吓人的这样的产线,但是我们依然一片都供应不了。65寸去年的采购量是66万台,面板供应仍然是以日韩台为主,这是严重的结构性短缺。这是现在产业之势,一方面建厂风起云涌,尽管高度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型,一厂200亿起跳,但是总体看投资的规模和热情依然高涨,这是我们面临的国内大势。这张是我昨天临时加上来的,因为刚刚发生的在我们显示行业里面全球目前来看,应该是今年,如果评十大事件也好,这个绝对是榜首,就是鸿海收购夏普事件,这个过程大家都了解,是因为从2011年开始,夏普开始巨亏,三星和鸿海都曾经跟他或深或浅谈过,也经历过跌荡和起伏,到最近一个月,终于鸿夏恋修成正果,之前的过程不是特别重要,不细说了。目前其实在这个过程中间,我们一直在紧紧追踪他们的进程,对中国大陆,对京东方,对华星光电,对我们产业有冲击。最后他们为什么选择鸿海,这个过程中,我们了解的是,从日本有关方面,我们中国标准用语,日本有关方面极不希望在日本本土之外的资金和势力染指夏普,不愿意它外嫁,但是到最后实在是日本本土的力量太阳痿了,只能选择更强壮的人结婚。鸿海投资了3888亿日元,我不知道郭台铭故意取了这个数字,东方尤其是华人喜欢的吉利数字。我们看看和日本产业革新机构PK的方案,一方面投资多,另一方面投资少,一方面维持员工现状,管理层一个不开,另一方面出售发展性业务,辞退社长和三位高层,和银行之间PK,收购两家银行,日本产业核心机构条件和这个相比,确实差很多,郭台铭财大气粗,下了大决心。第二,援助的资金干什么,夏普从鸿海获得一千亿日元保证金,计划通过股权融资,成为它66%控股股东,其中两千亿日元用于发展OLED,600亿用于高精密度40代线投资,50亿用于物联网等成长性企业,2018年之前量产OLED。这个我们也跟其他的同行做了一些交流和沟通,我们其他的同行不以为然,认为虽然加上夏普的力量,但是在此之前,他们没有OLED的积累,夏普几乎已经是一个迟暮的老人了,不足为惧,我本人不是这样看,尽管日本夏普主要是经营上的原因,和现在高度的市场变化,尤其是中国和台湾的行业内近些年快速应对和高成本快速发展,加上政府强力支持,日本夏普包括其他电子消费企业出现了巨大困难,但是夏普他的技术力量,后发之势依然十分强劲,不可掉以轻心。鸿海为什么收购夏普,从我们角度看,一个是夏普LTPS和IGZO关井技术和专利,在OLED还没有大行其道之时,现在LTPS和IGZO起码是目前最亮的点,这样它既能占据苹果一类重要客户供应链的战略高地,又为OLED做一些技术储备。第二,凭借夏普技术和品牌力,鸿海可以摆脱它完全制造加工仰人鼻息的产业地位,第三,完善它的产品布局,提升产能的规模,对抗竞争对手日益扩张的产线,主要是中国大陆来的,我觉得主要应对中国大陆蓬勃发展的态势。它收购以后,对行业,尤其对华星的影响,我们认为第一是他们两加起来的产能收购以后,今年鸿海5.5一带以上产能占比将增到20%,重新拉开和京东方的差距,和第二位的三星就相差无几了。第二,从出货提升看,收购以后,鸿海系今年出货量面积比去年分别增长26%和48%,出货量份额将成为全球第一,面积份额几乎和LGPS持平。还有一个详细表,尺寸的完善和SDC他们的比较,哪个是第一。对行业,中国行业和我们华星影响,尺寸的布局,尤其是40、45、50、60、65,70寸是主力尺寸,加大对客户,尤其国内品牌推广力度,在40、45寸挤压我们43寸份额,我刚才讲了我们40到45寸这个里面,和65寸里面,我们华星和京东方几乎提供不了,58寸会以更低价格打压我们55寸,为60寸市场下探腾出了空间,这是对我们可能有巨大的冲击,当然他的小尺寸和GDL怎么合作,会不会受这个结构影响,三星持股下浮3%,鸿海收购以后,是不是再和三星双方怎么处理他们的关系,这个已经不影响他作为60%的股东在夏普的动作,但是对我们产品线是非常之大的,我们销售总监茶饭不香,主要因为郭台铭原因。
华星怎么办,用一句我们著名的话讲,不管风吹浪,我岿然不动,指我坚定按照我既有的战略走,但是我不能面对这样强大的竞争对手,我加大我自己的力量,华星原来设定的四部走的战略路线,这种战略方向是坚定不移的,我这里面有一个S曲线攀登和跨越,我们准备采取同步走的战略步骤。要完成四步走的战略步骤,从国家行业发展上看,从上游下产业看,政策软件、软环境实施上看,起码现在从这几年态势上看,是具备的,环境是具备的。今天的电子信息博览会上,我们业界人能深刻感受到国家相关部委殷切,对我们这个行业发展殷切的期望,不光半导体,包括上下游。在政策和人才上,我们国外同行跟我们做交流的时候,昨天也有一个国外同行做了一天交流,非常羡慕,同时也很无奈,很可能未来,接下来韩国、日本和台湾会避开我们这种正面冲击的战场,也就是说很可能不会再在发展5代线的TFT、MCD上正面竞争,也许往另外方面,或者更高方向发展,因为尽管我们发展势头这么猛,数量这么庞大,但是我们只是靠群体作战还行,单兵出来,我们非常弱,因为我们整体技术积累和技术实力,和人家相比,还不是一个量级。对我们来说,效率领先,产能、良率,经营的效率,产品上差异化,客户口北,和产品的组合。技术领先的要点主要是形成技术流派,开拓新应用,专利运营,包括参与标准制订,最终达到产业链的整合和生态融合的实践布局,这是华星的战略发展之路。目前第一张图,我们国内老大哥京东方产线T1和T2,T1这个是2010年3月份打桩,245亿投资,现在这条生产线已经是全球单条8.5代线产能最高,我们现在连续半年时间,五个多月,保持在每个月150万片的产能。第二条生产线,我们现在FAS2基本完成了,良率稳定在双90以上。我们第二条244亿投资,分成了两个阶段建设,第三条是LTPS6代线,今年大年初三武汉点亮。这个是不含武汉的,我们要先取得始终保持我们效率领先,2011年8月8日,我们第一条线点亮,2012年开始从3万片往上爬坡,2012年9月份达到设计满产9万片,达到现在15万片,始终在满产满销。2012年当年盈利3.2亿,2013年22.6亿净利润,2014年24.3亿净利润,刚刚过去的2015年我们的销售量大大超过了2014年,还是保持了满产满销,但是大家都知道价格下滑的非常厉害,我们保持住和2014年几乎相同的营业收入,但是利润大幅下滑,我们勉强20.7亿净利润。预计今年比这个还少,今年我们销售量可能比2012年有所提高,但是今天净利润可能达不到我们2015年。从2012年开始到现在,不含进口和关税,缴纳的国税和滴水累计30.53亿,产业带动作用,上下游产业仅在深圳供应商的采购额去年一年超过30亿元人民币。
我们这几年从2013年一季度开始,到2015年四季度,这三年时间里面的12个季度,我们在全球六大面板厂,LG、三星,出货量来讲,友达、群创、京东方,华星光电排第六位,规模和出货量华星光电都是第六位,2013年一月份一直到现在,刚刚过去的一个季度,13个季度,华星光电的净利率β率始终在全球六大面板厂里面,处于领跑地位,2013年一直是这样。这是我们目前在全球同行业引以为骄傲的,效率领先。我们大尺寸面板技术发展,从2013年开始到现在,我们上个星期刚刚在TCL做了下一个今年开始的另一个五年规划,刚刚做完,我们做好了包括AMOLED在内,包括柔性显示在内的技术发展路线。同时我们为了向生态领先迈进,我们会串联整合上下游,引领技术领先。我们华星现在的董事长在做我们CEO的时候,在我们公司内部发明和推动了齿轮组织运营方式,就是公司内部跨部门合作,跨项目合作,组织了仿制机械表的原理,做了非常大的齿轮组织,大齿轮带动小齿轮,小齿轮带动小齿轮,共同转动。我们大尺寸TV屏应对之策,我们应用了一种方式,TV屏是一种大齿轮,我们深圳这两个厂,两个8.5代线建在一起,起到了非常好的分工协同的作用,让它的效率达到了最高,两条8.5代线运营效率达到最高,大尺寸,超薄曲面,新的工艺,上下游联动,构成了整个一个齿轮圈。我们效率领先开始,最终发展生态领先,成为全球领先的显示面板企业,我们最终生态领先的特点一个是产业链多数环节达到一流水平,在一两个关键环节成为行业第一,强大的市场影响力,能够有效的将技术概念转化为市场的主流趋势,最终还是要消费者认可的产品,可持续的创新能力,这是我们达到生态领先一个标志性的标准。平板显示产业确实给予了我们巨大的机会,同时我们也面临非常大的挑战。中国显示面板产业这种挑战和机会并存,我们现在逐渐做到全球领先只是大,强,还早着,离显示面板,缺芯少屏,缺芯依然严重,少屏已经得到很大的改观,在中国本土液晶显示面板去年超过50%,我们离显示面板的强国还差最后一公里,看似最后一公里,真正全面超越韩国、日本和台湾,这一公里比前面99公里还要艰难,并不是说中国大陆现在已经上了十多条产线,你们效率还不错,就可以了,无论国家产业部门,还是我们行业,还是我们自己,上下游供应商,真的都不可以有这样的一种丝毫懈怠念头,其实我们只不过量上多一点而已,离显示产业的强国,这一公里走得一定是非常非常艰难。我们去年9月份的时候,TCL集团搞了一个戈行,走了三天半时间,120公里,头三天每天30多公里,中午40多度,所有吃的自己背着,早上凉快,熬过中午,看到旗帜离今天终点还有一公里,那个时候觉得腿软,觉得走不到,所以中国液晶产业发展还需要国家强力支持,也需要同行强力团结,互通有无,共同进步。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