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万处长、郝会长、王中主任,各位企业领导和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又能和大家相聚,今天的沙龙形式的会议,大家的距离更近了,相信交流会更加愉快和充分。
今天我的报告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介绍前三季度彩电行业的运行情况。
首先回顾一下国内经济的运行情况。三季度GDP增长率为7.3%,虽然未能保8,但总体而言经济还是平稳增长的。CPI持续降温,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提高了2.7个百分点。投资向第三产业倾斜,并带动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和就业人数的持续上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电子商务、信息消费成为新的增长点。农村收入实际增长9.7%,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城镇化每年新增约2000万人,约合600万家庭,这将成为国内彩电市场新增购买需求的重要支撑。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月累计,彩电产量为11371万台,同比增长了17%。视像协会预测,2014年产量预计增加1,200万台,同比增长率在10%左右。
为了突破国内市场增长的天花板,国内彩电厂商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一方面是海外投资建厂,比如:TCL收购三洋在墨西哥的彩电工厂,创维收购厦华南非公司,海尔收购新西兰斐雪派克。另一方面是中国厂商的品牌国际化建设以及海外销售渠道的积极开拓,直接带动了自主品牌的出口,如TCL、海信、海尔、创维等品牌的电视机出口出现了井喷。另外,今年夏季巴西世界杯对电视的需求,欧美市场的复苏,其他新兴市场LCD替换CRT的高峰期等多重利好因素叠加,彩电出口终于结束了持续数年的下跌,出现强劲复苏。
根据海关的统计,1~9月累计,彩电出口量为 5,519万台,同比增长 37%;彩电出口额为 99.3亿美元,同比增长 31%。根据视像协会的预测,全年彩电出口有望突破7500万台,出口额接近140亿美元。
而国内市场则是另外一番景象,持续了近10年的高速增长开始回落。根据视像协会的统计数据,2014年1~9月,彩电内销总量3694万台,同比下跌5%。2014年全年预测,彩电内销总量5208万台,同比下跌5.2%。
第二部分是彩电行业发展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问题和思考。
首先、国内彩电需求进入平台期,规模增长转向结构增长转变。
经历了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以及近五年来的刺激消费,国内彩电的保有量已经比较高。另外,原来支撑彩电增长的CRT替换需求、人口红利、房地产高速增长等因素逐步弱化。因此,我们认为,国内彩电的增长方式将从“规模性增长”向“结构性增长”转变,更大的屏幕、智能化、超高清成为吸引用户购买新电视,及替换老旧的LCD电视的重要原因。
第二、国内彩电价格下降过快,厂商深陷“增量不增收”的困局。
彩电作为最后一个接入互联网的客厅大屏,吸引了众多互联网厂商的关注和跨界进入。 “羊毛出在猪身上”的互联网商业模式也随之被带到彩电行业中来,低价一再刷新纪录。这给处于充分竞争状态、利润微薄的彩电行业带来收入和利润双降的压力。整机厂商力图通过不断升级产品以弥补跌价损失。比如,三季度,彩电平均尺寸同比涨了1.7英吋,带来了10.5%的销售面积增长。又比如,把中高端产品线迅速切换到超高清和智能方向。与此同时,厂商还消化了主流尺寸面板缺货,硬件成本大幅上升的压力。但这一切的努力都无法阻挡跌价带来的损失。
第三、热销尺寸面板缺货持续,年底大促需考虑供应链问题。
二季度起,32寸缺货,后引发各主流尺寸开始紧张。受元春促销影响,面板价格热度将持续到2014年末。
第四、互联网电视内容监管将成为常态,产业链整合需要创新思路。
2011年10月广电总局颁布实施《持有互联网电视牌照机构运营管理要求》,以下简称“181号文”,对OTT盒子和互联网电视实行牌照管理,无牌照的视听类APP不得接入终端。
2014年9月新广总局颁布实施《关于进一步落实网上境外影视剧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以下简称“204号文”,对境外影视剧上网进行了严格的登记、审查、许可制度。
204号文和181号文分别从内容源头和内容播出的两个关键环节对互联网电视进行了严格管理。随着国家信息安全战略逐步推进,内容监管将成为常态。严格的监管,或将带来以下几方面影响:
1、“擦边球”式的业务创新将面临巨大的政策风险;
2、通过资本层面整合产业链的难度加大,“合作分成”模式可能更有效率;
3、入口资源的相对集中,为“用户对内容付费”奠定了基础;
4、严格的内容审查,促使内容服务商对产品经营管理更趋精细化;
5、“商业模式”难以打通,羊毛不能全部寄望到猪身上,整机价格理性回归。
第三部分,上游面板产业的发展动向
首先,促进显示产业发展的“三年规划”出台。
近日,工信部和发改委联合印发了《2014-2016 年新型显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为未来三年显示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比如,2016年,按面积计算面板出货量世界第二,市占率超过 20%,产业规模超过 3000 亿元;全面掌握LTPS/Oxide的LCD和AMOLED技术;两家面板企业销售收入超过 300 亿元,生产规模和市场竞争力进入全球前 6 位;装备种类覆盖率超过 40%,材料种类覆盖率超过 80%;中小尺寸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TFT-LCD)面板制造关键材料配套率达到 60%;大尺寸 TFT-LCD 以及 AMOLED 面板制造关键材料配套率达到 30%等目标,对产业发展指出了明确的路径。
第二,国内面板产能持续扩大,供不应求局面有望打破。
2015年底,国内有8座8.5代线建成投产,预计TV面板产能5700万m2(约合8264万片),产能将居全球第一,可满足国内需求的75%,全球需求的30%。目前已经有5条8.5代线实现量产,面板短缺的局面有望打破。
第三,产业集群逐步形成,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目前国内初步形成北京地区、长三角地区、成渝地区,珠三角地区等四个面板产业集聚发展带。产业集群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国产化率的提高,以及综合竞争力整体提高。
第四,国产化配套率不断提升,面板成本有望下降。
2014年1-8月份,我国面板的自主配套率已经提升到48%,预计全年底达到50%。随着面板生产线的不断涌现,缓解面板供需压力、推动产业链配套能力逐渐增强,有利整机成本下降。
第四部分,给各位介绍一下协会近期开展的一些工作。
为提高国内智能电视的用户体验,应广大会员企业要求,协会成立了“中国智能电视用户体验中心。目前,协会正在开展“智能电视消费行为调查”、“智能电视新产品新技术横向评测”活动。欢迎广大会员企业踊跃参与。
编撰出版行业书籍,普及推广新技术也是协会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协会正和骨干企业联合编写《4K超高清技术发展白皮书》、《OLED技术知识解读》、《曲面技术发展白皮书》等几部权威的行业书籍,欢迎大家参与编撰和出版工作。
今年下半年,协会成立了“OLED电视标准工作组”、“曲面电视标准工作组”、“人机交互设备标准工作组”、“智能电视扩展功能与服务规范标准工作组”等四个标准工作组,目前正在开展标准制定工作,在座大多数的厂商都参与了标准工作组。我们也期待标准能早日出台,为规范产品和市场提供依据。
最后,介绍一下协会的标识认证管理工作。为加快新技术产品普及,帮助国内彩电企业大力推广优秀产品、为消费者放心选购产品提供直观便利的参考和指引,协会开展了一项针对产品是否符合协会《智能电视系列标准》和《4K超高清终端显示技术规范》的鉴定和贴标工作。目前已经有142款产品取得了智能电视标识,39款产品取得了4K超高清终端显示标识,欢迎广大企业参与协会的各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