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树林: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很高兴跟各位分享这段的主题。我刚刚在下面,听了一下午,觉得从各位前辈中听到今天演讲的内容,我决定我帮大家做一个总复习,在复习的内容里让大家在记住这些知识之后,我们可以享有创新。
对标一般会分为行业内和行业外,当然我们看到研究的形势,野外的对标形势要比业内的对标形势还要高。因此以下的内容会同行业外的观点,跟大家一起思考一下怎么样做行业外的创新。
首先我们一门心思想想,我们对着数字化到底要做什么?因为这是创新最大的方面。数字时代来临我们理解多少。中间的这些数据告诉我们一件事情,就是数位化和速度就像重力加速度一样,越来越快。右边还有很多互联网企业告诉我们数字化在改变着我们的经济,但如果从最上面的宏观的历史的演化角度来看,其实数字化的概念还很浅,因为我们如果从1995年开始数字创业开始,到现在才二十年,这表示什么?表示我们很多思维还在工业经济时代,而不是在数字经济时代,也就表示未来还有很大的空间,还有很多机会的创新,当然也有很多失败。简单讲就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可能大家都不是那么很好过。
刚刚有提到,我们现在很关注智能手机,未来智能手机会把渠道变成是频道,这个频道让大家带在身边随时可以看。未来我们更关注的是智能电视,智能电视会把渠道变成是一个社交群。这个社交群,你邀请的朋友一起评头论足。
巨变正要开始,我们还有机会。我们现在还在第三个位置那里,如果从全球的数字交易占实体交易来看,过去因为受限于互联网的平台,我们看到2010年整个数字的交易也就是实体交易的10%。未来顶多到达15%。但是未来这个数字远远大于它吗?我们觉得在数字世界和实体世界碰撞的过程中会改变什么?会改变你的品牌,改变你的营销,改变你的渠道,改变你的社交,改变你的平台,改变你的收益。会有很多的融合创新。很重要的成功关键是什么?成功的关键就是要掌握你对消费者形态的转变。
大家想想,未来的家电会是什么?未来的家电一定是智能的,一定是连结的,未来家里最重要的控制器应该是手上的智能手机,未来只要在家里能够连上电的都叫做家电。我们从消费者的角度买一个家电,是要用这个家电能够带来一些服务。后面带来的服务其实是最重要的。
如果从整个消费的趋势来看,我们会发现,三点最重要的消费生活形态:第一个数字化。数字化会让我们的年轻族群越来越宅,越来越不出门,他们到实体店的机会越来越少。第二个社交化,社交化让我们传统的营销广告慢慢面临着没有那么大的效果。未来决定消费者的采购决定的时候,在网络上社交口碑可能更为重要。第三个个性化。个性化表现在他会让我们所说的大众产品,大类的大众产品慢慢的比较卖不动,未来的主流产品应该是少批量、多款式这种产品。所以怎样在产品的量商之间就通过社交保护的方法来帮你做一个市场的测验,以便让你在未来的销售中能够很精准地挖掘这个市场,这就变得很重要。我刚刚大概把前面所讲的一些经验汇总了一下。
接下来讲讲创新。
一般在谈创新的时候,会碰到一些问题,什么问题呢?因为大部分的企业,擅长的游戏其实是左边的游戏,也就是哪里有商机哪里大家就去。但右边更重要,但对于企业在做经营管理的时候,最困难的就是怎么样做到长期布局。我们建议在短期需要注意的是店商和电商的搭配,以及社交网络对消费偏好的影响。中长期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别是我们认为未来很多品牌厂商可能都会有自己的体验店。举例苹果,苹果在全世界已经有300家店,每个店的平方米所能够创造的效益已经比珠宝厂商Tiffiny还要高。Google也在积极布局,也许我们在座的一些品牌厂商也有做体验店的想法。
接下来举几个行业外的例子给大家做参考。
第一个是优衣库,有社交网站、电商网站,实体网站,智能行动装置,让每个人都成为产品的代言人,用智能手机拍了照片上传到社交网站,在相片背后可以让消费者根据地区、姓名年龄配件做搜寻,搜寻之后就可以完成购买。右边我们看到很多人拿着手机在扫二维条码买东西。它让虚拟购物可以进到实体店,数字化的应用,未来大家可以想像,在你面前的就是一个无人商店。这个应用如果再结合脸部的识别技术,还可以收集资料进行分析之后,进行营销推广。所以消费体验不仅仅是卖东西还可以延伸到产品售后服务,甚至新产品的推广营销。
第二个社交网络,过去厂商跟消费者的沟通是左边的形式,告诉消费者我的东西很好,大家赶快来买。但现在你还没广告之前,消费者他们就在社交圈里面讨论,对你的品牌,对你的商品,对你的服务,会形成一定的定评,所以品牌会关注这些社交网络上的网友怎么样讨论和公司、和品牌、以及服务。这了有一些案例大家也可以思考,走的快的有一些新的涵义出来,比如说LOGO就是一个网站并且成立俱乐部拼积木,拼好放在网络上做测试,测试完了觉得这个概念产品很好就会真正做成商品化,做成大众的商品。这样的概念可能会在家电行业,在国外做小家电的面包烘焙的企业,他成立了一个面包俱乐部,把做面包的是符合烹饪的食材包裹在一起,把传统卖场变成大家在这边学习做面包的社交的场地,大家如果去逛逛一般的卖场其实平常人不多,但如果把俱乐部的概念引进来,我的卖场就不会静态的产品的展示,变成动态的双向的交流的社交场面。
如果从比较中长期的角度来看,从顾客的角度,消费者的体验无外乎三件事,一个是比较便宜,第二个是产品独特,三个是服务很贴心。服务贴心需要不同的族群来做设计。电商、无人店面;体验店;复合店。复合店,未来人群的分类方面来做设计,比如说我设计一个卖场,是针对单身上班的女性,把他所有考虑到生活上需要买的东西都变成一个复合式的商店。
整个大方向来看,更重要一点,是在谈对应不同市场的价值主张。这里有比较大的分点,你觉得人的生活变快还是变慢?当你的生活是变慢的时候,你想要买的东西可能是最环保最耐用最符合我的生活品位的东西,特别我们看到老年人,这个族群,其实他要的不是功能非常多,除了很多功能放在里面,这是我们在过去的一个迷失,认为产品的功能越多它就越好。这部分也是可以大家来思考的。
接下来我们看到消费者模式变迁的生产配置,消费者的模式变迁是很快速,很捉摸不定,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范式,重要的趋势是什么?重要的趋势我们觉得未来大部分供会大于求。也就是价格的效益来看,未来不见得会起到作用,特别是我们的市场,越来越开放之后,我们知道,最近大家在谈两个新的凡是。一个是凡是行业协会可以做的事情,政府要退出。第二个凡是事后可以监管,事前尽量不审批。
这两个市场竞争会越来越激烈,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结果就是供给大于需求的结果,可能就会越来越有很多方式,所以怎么办呢?我们可能需要有一个可以对应的大数据,云计算,和消费行为的预制机制。过去我们营销的出路,做的是根据历史的资料。现在可以做到极致的分析,透过你的社交网络概念来做即时回应。未来希望做到在产品未上市就做测试,让你的商品成功率越高,让你的成本大幅降低。
我们觉得未来的渠道和价值,它可能卖点不同的展示,过去的渠道是站在厂商的立场告诉消费者,这个商品非常好。未来我们更多是站在消费者的立场,反过头来告诉厂商,消费者在想什么?消费者在关心什么?什么他会扮演消费者的代言人,帮助消费者实现他想要买到的产品。
我要讲的大概就是这些。我最后分享一个故事做结束。大概在几年前到美国,参加一个研讨会,这个研讨会是一家软件公司主办,这家软件公司把整个体育场包下来,总裁乘重型汽车进来,然后他讲了一个故事,他说在美国,有一对夫妇,结婚十年想要去度蜜月,因为这位老公平常喜欢钓鱼,老婆喜欢看书,于是他们选择湖边小屋度假,刚开始老公钓鱼,老婆在岸边看书,这样过了几天老婆觉得很无趣,想换一个环境。于是隔天这个老婆就到湖边看书,老公在湖边钓鱼,当老婆看书很起劲的时候看到水上警察问他有没有钓鱼执照,因为在美国钓鱼需要有钓鱼执照的,水上警察听到他没有执照的时候要罚单,他说我没有钓鱼我在看书,怎么会开罚单呢?但水上警察看到周边有钓鱼装置,就讲了一下你装置很齐全,可是现在这里是大家都来钓鱼的地方,你说你没有钓鱼是说不过去的,如果要执意开罚单,这位太太解释了很久,警察还是要处理,这位太太最后急了,他说你要开罚单可以,我要告你强暴我。
总裁想要讲的故事是说,告诉在座的企业,你们可能花了很多的钱做了信息化,买了很多软件,做了很多资讯,但是这些软件这些系统,是不是起到了他们的作用,这是另外一回事。
同样我们在做的创新也是一样,我们做了一些,但是可能更重要的是怎么样让这些创新起到它应该起到的作用,以上是我的分享,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