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系资本大整合:传闻背后的战略棋局与变数

2025-11-17 08:13   来源:网络   

  近日,有消息称,知情人士透露,海信集团正在酝酿消费电子与家电业务的整合事宜,并预计在未来实现港股上市。该知情人士相当谨慎,指出目前相关讨论仍处于初步阶段,最终是否付出实际行动尚未有定论。

  海信相关人士的否认态度不难预料。在涉及两家企业、三个交易所以及两个地区的情况下,合并计划面临的法律和监管难题并不小,最终也可能会因此流产。不过,消息在12日传出后,市场表现出乐观情绪。当日,海信视像收报26.26元人民币,升3.76%;海信家电则收报26.62港元,升6.99%。

  海信视像与海信家电两家公司合并的消息并非空穴来风,甚至可以说是早有迹象。从海信系业务发展的角度来看,两家上市公司体制壁垒导致供应链协同长期低效。在海信家电已在港股上市的情况下,资源整合提高协同效率的优先级大于赴港上市。合并后可形成“家电航母”,吸引大型投资机构、获得更高估值倍数,还能理顺业务架构、减少关联交易。

  基于上述发展需求,今年4月,海信集团进行了董事会调整,引入3位具有资本背景的新成员。其中,鼎晖投资董事总经理焦树阁的加入是关键信号。2013年美的集团整体上市,鼎晖投资深度参与,为产业资本带来资金支持和经验,令其整体上市构想快速、高效完成。在此背景下,今年4月海信集团董事会的调整也被解读为“走美的整体上市老路”的信号。有观点认为,海信预计采用的一种可行性方案是海信视像向海信家电的所有股东发行新股,换取其股票,合并完成后海信家电法人资格注销,新海信视像申请在港上市。合并后新实体业务更多元、治理更清晰,能更好满足港股上市门槛和投资者偏好,获得更高估值溢价。

  尽管合并并赴港上市能满足海信整体业务发展需要,但海信表态谨慎,相关计划仍处于初步探讨阶段。合并涉及资本操作复杂,两家公司横跨三地证券交易所,涉及不同监管规则和投资者,需平衡各方利益,尤其是H股和A股股东换股比例问题,需与三地监管机构沟通并获批准,过程耗时且存在变数。此前海信视像分拆信芯微科创板上市计划就因各种原因终止。此外,海信家电营收增速放缓,传统业务增长动力不足,合并后新实体需应对其主营业务疲软问题,分散战略精力。

  尽管面临巨大不确定性,且合并目前仅停留在市场传闻阶段,但其背后的战略逻辑清晰合理。面对行业竞争、技术变革以及自身发展需要,通过合并提升协同效率、集中资源、打造更具竞争力综合性平台,无疑是海信系未来发展中值得考虑的选项。

官方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