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CHEATC空调分会:制冷剂替代与能效升级势在必行

2025-11-14 18:39   来源:中国家电网   贾琼

  在全球气候治理向纵深推进、《基加利修正案》履约进入关键阶段的背景下,由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德国国际合作机构与中国家用电器协会联合主办的“房间空调器行业制冷剂替代与能效提升技术研讨会”于11月14日在合肥召开,成为行业聚焦绿色转型、共商技术革新的核心平台。来自政策、科研、产业等多方力量齐聚,共同探讨空调行业如何在高能效与环保制冷剂的双重驱动下,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秘书长王雷、德国国际合作机构高级项目经理王寅、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高级项目官员李小燕、西安交通大学吴建华教授分别主持了本次会议。

https://upload.cheaa.com/2025/1114/1763098451706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保护臭氧层处处长董文福在致辞中强调,我国基加利修正案配套政策将在全领域执行,受控物质削减有明确目标和时间周期,制冷行业是履约核心领域之一,空调行业作为我国优势产业和履约先进行业,有望为基加利修正案履约作出更多贡献,后续相关部门也将出台针对性支持政策。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首席代表李宁则从国际合作视角出发,肯定了中国在空调行业环保转型中的引领作用,他表示,政策支持、科技创新与国际合作相结合可推动绿色转型成为产业升级动力,呼吁各方为R290及其他环保制冷剂的市场化推广多做贡献。两位嘉宾的致辞,既明确了政策导向,也勾勒出行业发展的全球视野,为研讨会奠定了高规格的交流基调。

  HCFCs淘汰与HFCs管控的双线推进,成为本次研讨会的核心议题之一。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尚舒文处长在“《蒙特利尔议定书》履约形势及对房间空调器行业的影响”中,详细解读了中国履约《国家方案》(2025-2030)的核心要求,明确2029年起禁止生产用于国内销售的充注GWP值大于750制冷剂的房间空气调节器(家用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除外),为行业制冷剂替代划定了清晰的时间节点。而该中心高级项目官员李小燕分享的“房间空调器行业计划实施进展”则显示,我国房间空调器行业计划2026年淘汰基线水平70%的HCFC-22消费量。目前,行业的生产线改造活动已经达到了协议规定的目标,即已完成10条空调生产线、4条压缩机生产线的改造验收,另外2条空调和3条热泵生产线将在2026年完成,她呼吁加强国际交流分享R290技术经验,以推动全球HFCs淘汰进程。

https://upload.cheaa.com/2025/1114/1763098480132

  国际视野下的技术与政策借鉴为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德国Öko-Recherche专家Ole Nielsen分享了“天然制冷剂在全球房间空调器行业的应用”,他指出,使用低GWP值制冷剂已成为全球空调行业替代的主流方向,而中国在R290等天然工质应用上的实践具有全球示范意义。德国国际合作机构的Markus Wypior则带来“欧洲HFCs管控政策及能效提升”的分享,介绍了欧盟F-Gas新法规对HFCs削减的严格要求,其中提到,涉及空调相关企业需遵守多项义务,进口含HFCs的空调设备需在F-Gas平台注册并持有进口许可证,确保HFCs纳入配额体系,投放市场前需完成合规声明并提交海关,每年3月31日前需上报上一年度相关进口情况,且需经F-Gas平台注册的独立审计机构核查,这无疑为中国空调出口企业敲响了警钟,也凸显了提前布局低GWP制冷剂的紧迫性。

https://upload.cheaa.com/2025/1114/1763098540605

 

  企业与科研机构的技术实践,让替代路径更加清晰可感。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的李金波在“家用空调履行《基加利修正案》制冷剂替代产业化实践”中,分享了企业在R290制冷剂应用上的突破性进展,其数据显示,相较于R32等其他制冷剂,R290空调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最低。截至2025年,美的R290空调产品累计生产量将达1000万台/套,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产业化样本。华中科技大学雷昱分享的“R487A制冷剂家用空调器的制冷性能研究”、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舒涛带来的“R290热泵高效系统设计及测试评价”,则从不同制冷剂特性研究与系统优化角度,为替代技术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科研支撑。

  能效提升与技术创新是空调行业绿色转型的另一核心维度。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研究员成建宏在“空调节能标准升级与趋势”中分析指出,能效标准的持续升级已成为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的核心驱动力,新的标准修订呈现多方面变化,融入智能化、动态电网响应、分布式管理、可再生能源融合等新技术相关指标;同时将空调的健康、除湿、采暖等新功能及低环境温度使用场景纳入评价体系,新增动态测试方法和制冷剂碳排放相关考核,以兼顾节能与制冷剂替代。西安交通大学吴建华教授的“能效提升背景下转子压缩机低转速技术研究”,则从核心部件升级角度切入,提出通过压缩机技术革新突破能效瓶颈,为空调系统性能提升提供了关键技术路径。此外,西安交通大学熊通分享的“基于气体旁通换热技术的空气源热泵系统性能提升研究”、恒新基电子(青岛)有限公司杨超带来的“雷达传感器助力空调智能化人感交互”,分别从系统优化与智能交互角度,展现了能效提升与用户体验升级的融合创新趋势。

https://upload.cheaa.com/2025/1114/1763098566210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汇聚了行业最新的技术成果与政策解读,更搭建了政企研协同创新的交流桥梁。随着政策标准的持续完善、替代技术的不断成熟、企业实践的稳步推进,中国空调行业必将在履行国际环境义务的同时,实现产业竞争力的全面提升,为全球制冷行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

官方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