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资讯   AMOLED   OLED屏   AI  

我国OLED屏全球占比跃至52% AI与柔性显示深度融合

2025-11-13 08:26   来源:网络   

  显示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11月3日,以“显示无处不在,AI点靓视界”为主题的2025世界显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成都开幕。开幕式上,总投资额达157.4亿元的13个新型显示产业合作项目集中签约,覆盖显示产业链各环节;首发数款国产高端显示装备,多个创新成果亮相。

  当前,柔性显示正成为AI赋能智慧家居的重要载体。“当柔性AMOLED显示技术与人工智能深度协同,可将AI的语音交互、环境感知能力以可视化、可触摸的形式呈现。家居不再是冷冰冰的工具,而是懂得感知、能够交流的家庭伙伴。”维信诺首席品牌官杨淑娟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2024年,我国AMOLED显示器件(包括柔性和刚性面板)的出货面积接近880万平方米,全球市场占比首次超过海外竞争对手,达到52%。

  产业硕果涌现,彰显我国显示产业实力。新型显示是信息呈现的主要载体和人机交互的基础窗口,新型显示产业是信息时代的终端基础和数字经济的关键领域,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五”期间,我国在新型显示技术领域不断创新突破,摆脱了技术追赶的被动状态,开创技术引领的新局面。

  核心设备的突破是关键。开幕式上,科迪华G8.6 OLED量产级多应用喷墨薄膜沉积平台,以及联得装备G8.6 OLED大片贴合设备和EHD点胶设备两款国产首台套设备纷纷亮相。这三项国产显示装备的发布,提升了我国显示产业链的掌控能力,推动我国显示产业制造装备迈向高端化新阶段。

  科迪华G8.6 OLED量产级多应用喷墨薄膜沉积平台在打印精度和生产效率方面达国际领先水平,能满足大规模量产需求。其创新打印头组合模块,支持从高精度图形化到像素沉积的全工艺链,为OLED产业提供完整解决方案,将助力我国实现更大尺寸、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OLED量产。联得装备G8.6 OLED大片贴合设备首次实现国产设备在EAC段贴合保护工艺的突破,防止OLED面板在制程中损伤,保障面板良率;EHD点胶设备采用创新电流体动力技术,具备10微米级超窄线宽和优异异型填充能力,在极窄边框等高端应用场景表现卓越,首次实现该技术在国内量产应用。

  此外,开幕式上还发布了“2025世界显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创新成果:十大创新产品、十大创新技术(应用)”。成果覆盖新型显示产业链各关键环节创新产品、技术,涉及生产生活多个领域的创新应用,反映当下产业链协同创新和行业融合应用的最新水平。现场权威专家表示,希望获得创新成果的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生态协同,为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人工智能融合,为显示产业注入新动力。当前,AI迎来技术跃迁与产业渗透的双重爆发,头部显示企业正以AI焕新之力全面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区入口处,京东方蓝鲸显示大模型惊艳亮相,作为面向显示行业的大模型系列,具备全模态、多场景、高精度、强推理的鲜明特征,依托高质量数据集、高性能智算平台以及全链路AI安全体系构建,堪称“最懂显示行业的大模型”。此次参展,京东方在工作、家居、文娱等场景亮相多款领先AI应用。面向工作场景,在AI办公室中,通过京东方办公智能体,将AI一体机与AI算力主机等终端联动,打造“高效决策的智能办公解决方案”。其中,AI一体机融合多模态AI交互与大模型技术,多项功能行业领先;AI算力主机适配多类AI模型,支持私有化部署,提供安全低延迟的端侧算力。

  在维信诺展区,柔性AMOLED智能生态管家可视觉化管控全屋设备,柔性AMOLED智能电子书化身“会思考的卷轴”,便携医疗箱搭载柔性AMOLED屏,实时显示体征数据,在AI加持下辅助诊断系统连接远程医疗,搭载柔性屏的智能音箱具备360度全景可视化特性,成为智能家居的核心。维信诺展示的系列显示技术,为AI交互提供关键硬件支撑。260Hz超高刷新率屏幕无延迟呈现AI生成的动态效果,消除视觉拖影;为满足AI智能终端对续航要求,推出全球首款低反射COE柔性AMOLED技术、智能分区多频技术、LTPS20Hz手机低刷解决方案等低功耗技术。极窄边框和柔性技术提升屏占比,让设备形态随AI场景需求灵活变化,先进的显示技术正成为AI用户体验落地的关键一环。

官方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