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背刺”引众怒,家电市场也应跳出“低价陷阱”

2025-10-17 17:41   来源:中国家电网   刘佳睿

  近日,大疆官方预告双十一促销计划,覆盖无人机、云台相机、运动相机等品类多款产品,最高直降幅度达上千元。这一促销动作引发近期原价购买消费者的不满,“大疆背刺”的声音也在社交平台掀起波澜。针对这一风波,大疆方面仅回应称此次降价是“双十一”常规促销安排。更有趣的是,大疆最大的竞争对手影石创新的CEO刘靖康凌晨发文为大疆“道歉”,并同步推出无门槛代金券,更引发了行业争议。

https://upload.cheaa.com/2025/1017/1760684657564大疆官方商城“惊喜直降”

  反常降价:库存与竞争压力的倒逼

  关于为何价格突然“跳水”,大疆的官方说辞似乎“站不住脚”。作为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龙头,大疆长期定位高端技术与品牌市场,定价始终“坚挺”,此般大幅降价在其消费级产品上实属罕见。

  从大疆近期的新品动作上,我们或可窥见一二。据多方消息透露,大疆旗下热门新品Osmo Pocket 4已进入发布倒计时,而前代产品Osmo Pocket 3仍面临一定的库存压力。与此同时,大疆在9月刚刚推出了首款拇指相机 Osmo Nano,进一步丰富了影像产品矩阵,用户与市场关注度颇高。因此合理推测,此次价格突降的核心目的之一,是通过促销释放库存压力,同时吸引市场注意力,为新品“开路”。

  进一步深入大疆的发展路径可以发现,此举背后还隐藏着市场竞争压力下的生存解法。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同比增速已降至5%左右,大疆传统优势市场的增长动能逐渐减弱。随着市场逐渐饱和,大疆开始寻找新的增长曲线——2019年推出运动相机产品,大疆正式涉足由影石主导的细分市场;2024年再推全景相机,直指影石的核心产品。而影石也迅速反击,今年推出全景无人机品牌影翎Antigravity,杀入大疆腹地。

  近年来,大疆和影石“相互偷家”的竞争愈发激烈。虽然大疆在无人机技术领域“称霸”,但在智能影像设备领域,影石凭借技术优势占据了更稳固的市场地位:目前影石在全球智能影像设备市场的份额约为30%,而大疆在该领域市场份额尚不足20%,仍处于探索阶段。同时,大疆还面临“创新乏力”的质疑,其运动相机等品类新品功能升级“挤牙膏”的声音时有出现。数据显示,大疆全球智能影像设备份额已从2023年的19.1%降至2024年的13.2%。加上OPPO、vivo等手机厂商陆续入局,更给大疆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一手清自家库存,一手以低价突围,更有竞争力的价格和更具吸引力的动作成为了大疆争夺市场最直接的抓手。

  价值驱动,突围低价内卷

  这也并非双方首次价格交锋。今年大疆推出首款全景相机Osmo 360后,影石CEO刘靖康次日便宣布旗下影石X5直降500元,直接回应大疆的市场动作。这种低价内卷在市场上早已屡见不鲜,近年来在家电行业也尤为突出。

  不能忽略的是,价格对品牌尤其是高端品牌而言,一定程度上直接关联用户对品牌定位的认知。此次大疆一反常态大幅降价,就有可能损害品牌价值。反观家电巨头企业,已摸索出更成熟的路径:海尔Leader聚焦年轻群体高性价比需求,美的华凌以“高配低价”切入中低端市场,格力近期也突破性推出晶弘“小凉神”空调。这种产品矩阵互补的“上守下攻”模式,曲线参与中低端竞争,以不损伤品牌价值的方式巧妙应对价格内卷。显然,如何筑牢品牌定位、在品牌价值与产品价格间把握平衡,是企业实现可持续竞争的重要课题。

  低价确实是企业短期抢占市场份额的有效手段,但长期来看,它回避了企业技术创新不足的核心问题,过度低价竞争更会损害企业与行业高质量发展。无论是大疆还是部分家电企业面临的增长困境,根源都不是“价格不够低”,而在于“价值不够高”。降价或许能换来短期销量,但创新才是市场变化中不变的“王道”。当前,家电行业正处在绿色、智能化转型的关键阶段,近日中国家用电器协会针对“内卷式”恶性低价竞争,发布了关于加强家电行业自律与公平竞争的倡议,引导行业从“价格驱动”转向“价值驱动”,正是跳出低价陷阱、回归品质创新的行业共识。

  此外,大疆线上与门店的售后政策分化,也是此次降价风波中消费者集中吐槽的核心矛盾。线上平台保障30天无理由退货,线下门店却推行“激活不退”“7天内退差价”,售后政策的差异进一步激发了消费者的不满情绪。随着线下门店从“销售终端”转向“体验服务中心”,全渠道的产品服务已成为用户体验的重要触点。近年来,家电头部企业大力推进“同价同服务”、升级免费包修政策等,正是对这一趋势的深度理解:完善的服务保障和渠道运营是企业构建用户信任、创造市场增量的不容忽视的关键环节。

  大疆的降价,本质上是其在增长焦虑下的竞争选择。回顾其发展历程,大疆能够稳坐全球无人机行业龙头,靠的从来不是低价,而是领跑行业的技术创新。同样,我们可以看到,在家电市场增长乏力、企业竞争加剧的当下,突破技术局限、消除待解痛点、深度融入用户生活场景等,都是破局的核心方向。未来的竞争,必然是技术创新、产品体验与生态构建的综合较量。脱离品质创新与服务的低价,只能是饮鸩止渴的权宜之计。

官方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