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国补进入倒计时,下一步“棋”该如何下?

2025-10-14 08:21   来源:中国家电网   刘佳睿

  今年,国补政策从加力扩围到领取方式阶段性调整,为家电市场注入了强劲动力。进入第四季度,第四批690亿元国补资金已于近期正式落地,至此全年3000亿元中央资金已全部下达,政策进入收官阶段。与此同时,今年的“双11”大促也伴随第四批资金的下达提前启动。自10月9日起,消费者可在京东、天猫等平台申领国补资格券,立减优惠可与“双 11”平台活动叠加,让许多消费者又燃起了购物“战火”。

https://upload.cheaa.com/2025/1013/1760342168541

  随着“家电普惠日”“立减折扣”等活动陆续推出,“双11”家电促销已全面展开。今年“618”与国补深度联动,对家电消费产生了显著的拉动。同样作为年度促销节点,“双11”与末批国补的精准对接,有望为家电市场再次带来一波双重刺激。但从行业整体来看,家电消费已进入疲软期,行业已清晰感知到市场增长乏力的显现。奥维云网(AVC)推总数据显示,2024年9-12月,家电全渠道零售额大盘同比增长23.8%;而2025年7-8月,家电大盘同比增幅已大幅收窄至仅7%。

  不难看出,在中央资金全部下达、地方资金逼近预算的情况下,政策的边际效应正不断递减。同时,2025年国补政策将于12月31日24时统一关停,接下来是否延续仍无定论,更为家电市场带来新的变数。因此,狂欢后的隐忧才是重点。

  面向消费端,国补对需求的集中大量消耗尤为明显,尤其在大促与国补效应均消退后,需求透支的影响不可避免,尤其是空调冰箱等补贴力度较大的品类可能出现销量下滑。另一方面,国补常态化效应改变了消费者对家电的价格预期。因此政策退坡后,消费者的消费理念趋向于理性,智能、健康、节能等将代替低价成为消费者更为关注的卖点,打破行业低价竞争的规则。

  面对国补退出的可能与消费端的变化,企业在国补之外还能“卷”什么?

  显然,如何摆脱国补依赖,从产业端发力提升产品品质、满足消费者需求价值,进而激活新需求、提升自身竞争力,已成为企业破局后国补时代的核心命题。这也意味着接下来行业竞争的焦点不再是谁“价格更低”,而是谁的产品价值能让用户“心甘情愿买单”。

  主动捕捉用户需求、解决使用痛点,仍然是激发新需求活力的主旋律。例如洗衣机分区洗与健康洗风潮的兴起,从用户健康需求出发优化产品体验,打破了产品同质化困局,更强化了各自的差异化优势。而在服务层面,不少企业推出了“只换不修”“十年包修”等售后服务政策。与好产品相匹配的高品质服务,无疑将有助于企业打造品牌口碑与可持续竞争力。突破单品价值,头部企业正加速家电互联的场景生态布局,为行业提供了值得参考的突围方向。同时,适老化改造和能效标准升级等政策机遇、AI相关技术趋势,也是不可忽视的突围窗口。

  家电行业依靠政策红利的粗放增长阶段即将结束。短期来看,需求波动与市场调整难以避免,但长期而言,消费升级与需求创新的趋势已然明确。后国补时代,考验的是企业催化消费者需求、重构技术与产品价值、多方资源调配的综合能力。唯有从产品、服务、技术创新多维度构建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市场的不确定性中站稳脚跟,推动家电行业价值驱动转型,开启产业发展的新周期。

官方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