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氏零度】透视空调行业困局(上):都是产能过剩惹的祸?

2025-09-10 07:47   来源:中国家电网   王晓嫚
摄氏零度 是中国家电网推出的一档以冷静的媒体态度、硬核的报道内容为宗旨的原创栏目,它的价值在于通过鲜明、独一无二的话题视角,折射行业的发展本质,引发全新的行业关注。

  “据我们估算,中国所有空调企业开足马力干一年,够全球市场消化三年。”这是日前中国家电网走访空调市场时,一位受访的空调企业相关负责人发出的感慨。

  从当前供给侧来看,近年来我国空调企业不断加大投资、扩建产能,生产技术日益成熟,规模效应凸显,产能持续攀升。在需求侧,国内市场呈现出存量承压的复杂态势。一边是产能的持续释放,一边是需求增长的不确定性。当下中国空调产业供需是否已经失衡?

  高产能之下,产能规模还在攀升

  近年来,我国空调产业生产规模屡创新高。据奥维云网(AVC)数据显示,2014年-2024年,我国空调产能从18689万台攀升至26220万台。十年间产能累计增长超7500万台,展现出强劲的供给能力和持续扩张的发展势头。

https://upload.cheaa.com/2025/0909/1757403942247

  从企业层面上看,当前主流空调企业均已完成规模化布局,头部企业年产能均达千万级别。中国家电网根据公开数据整理推算,美的空调的“8+3”全球制造网络,实现空调年产能1亿台。格力空调年产能超6000万台。TCL全球十大生产基地,年产能突破3000万台。奥克斯空调年产能2200万台。海尔在全球拥有17大生产基地,年产能超2000万台。海信空调产能突破1800万台。长虹空调年产能1200万台。美博安徽安庆、芜湖、广东佛山三大数智化生产基地,空调年产能达800万台。

https://upload.cheaa.com/2025/0909/1757403960216

  尽管当前我国空调产能已处于高位,但多家企业仍在持续投建新工厂。如,美的近期在顺德竞地建设全球KD中心,计划总投资不低于50亿元,整体规划年产2000万台空调。小米武汉工厂规划产能600万台,初期产能300万台。总投资16亿元的TCL空调南沙智造基地正在建设中,年产能将达800万台。志高空调江门、徐州两大智能制造基地将于近期投入经营,再加上原有的肇庆四会制造基地,志高三大基地合计年设计产能将超过1000万台。

  产能“过剩”的另一面,动态平衡与全球布局

  随着中国空调年产能突破2.6亿台、各空调企业智能工厂的持续扩建,“产能过剩”一词频繁出现在行业讨论中。价格战、库存高企似乎都印证了这一观点。当深入与主流空调企业交流,发现其实他们并不认同“产能过剩”这一简单论断,在他们看来,当前仍有一些潜在需求未被撬动,同时问题的关键也不在产能总量,而在于如何配置产能和全球协同。

  “目前空调行业并没有产能过剩。从整体来看,老百姓对空调的需求持续存在。尤其是三四级市场,当前一些农村市场消费者还没有用上空调,一旦体验过空调带来的舒适性后,就无法再‘由奢入俭’了。”在奥克斯空调相关负责人看来,随着整体消费能力的提升,未来四五六线市场还有很大空间会释放出来。

  上游供应链企业的感受,同样反映出真实的产销动态。海立战略市场投资部总经理徐志海指出,目前全球空调整机80%的产能在中国,压缩机的产能集中度更是高达90%以上,“每到销售旺季,整机厂和压缩机厂商仍普遍面临产能紧张的局面。”这似乎说明,当前中国空调产业面临的,并非绝对的产能过剩,而是需要在季节性、结构性供需上实现动态匹配。

  诚如海立徐志海所言,当前全球空调产业超80%的产能集中于中国,2024年我国空调出口9326万台,同比大幅增长40.4%。也就是说,中国空调产能不仅服务于国内市场,更承担着全球需求的责任。这正如一些企业所说,行业不能仅把视线聚焦于国内市场,从全球视角来看待产能问题的话,则不是产能过剩,而是产能发展不均衡,我国空调产业要“走出去”。

  “我认为现在可能不是产能过剩,而是产能发展不均衡。”海信空气事业部用户与产品企划部部长李本卫进一步说,放眼整个世界来看,其实未来空调的增长空间还很大,之所以大家感觉产能过剩,是因为我们的产能还没有走出去,而不是真的产能过剩。TCL空调产品推广部副总监汤浩也表达了相近的态度,他表示要从全球视野来看待产能和供需关系,核心本质是要控制空调业态的合理性和生态性。像长虹空调营销事业部市场部部长李蝉君提到,他们通过海内外供应链协同,来优化资源配置。

  当然,“走出去”是中长期战略方向。聚焦眼下,可以看到企业都在积极应对阶段性、结构性的供需矛盾。

  比如,格力电器东北公司常务副总郑玲谈及,格力通过加强数据化管理,推动工厂根据市场需求灵活排产,主动转变思路,从被动供应转向积极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通过收集市场反馈并持续迭代技术,满足市场需求。美的空调国内研发总监刘乾坤表示,应积极发挥行业带动作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共享市场需求信息,协同开展产能与市场联合分析,提升全行业对供应链动态的可见性和预测能力,从而进一步优化供应链布局,让行业更健康发展。

  打破“过剩”的关键,不仅要依托技术升级、供应链协同与精细化运营,实现对供需关系的动态匹配和高效平衡,更要持续开拓全球市场、推动产能“走出去”。最终实现从“全球产能中心”到“全球价值中心”的跨越,这才是中国空调产业应对供需挑战、实现长期健康发展的核心路径。

官方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