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四川省商务厅宣布2025年8月21日起停止家电以旧换新补贴申领,以及安徽启动“消费者报名+摇号公证+中签领取”的焕新补贴新机制,全国性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步入尾声的信号愈发清晰。政策红利逐渐消散,市场与消费者正站在模式转换的十字路口。
四川省的停补公告直截了当,因补贴资金使用完毕,依据细则规定停止补贴资格申领。这一举措并非个例,在预算限制下,更多地区可能跟进,普惠型“即申即享”模式正加速退出历史舞台。
面对预算约束,安徽选择以摇号管控补贴资格。自8月18日起,消费者需在规定时段通过云闪付APP“皖惠通”专区报名,每轮限报一次且可选多类产品。报名结束后,由合肥公证处摇号确定中签者,中签者获得核销资格券,逾期未用可参与后续轮次。这一机制通过公证摇号实现公平分配,同时明确实施至2025年底,对消费者操作要求更高,规则严密,为有限资金划定了边界。
补贴退场,市场“断奶”阵痛将至。终端销售首当其冲,政策刺激下的即时消费需求或急剧萎缩,消费者心态转变,持币观望情绪加重,短期市场增长乏力。此外,前期补贴还可能引发“需求透支”,补贴退场后形成需求“空窗期”,厂商和渠道商将面临库存压力与销售下滑的双重挑战。
面对此形势,厂商不能再依赖补贴,需探索产品价值重构和渠道效率提升的内生增长路径。政府也应转变角色,从“直接发钱”转向“搭建舞台”,完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法规与基础设施,鼓励绿色技术创新与标准制定,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补贴盛宴落幕,行业唯有回归产品本质、深耕用户体验、拥抱效率革命,才能在转型阵痛中淬炼出真正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