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进一步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然而,被约谈后的首个周末,补贴大战似乎并未停歇,各家平台的补贴玩法愈发多元。
淘宝闪购的 “超级星期六” 活动依旧火热,“1.9 元起吃外卖”、大额券弹窗、“16 减 15”“必爆 18.8 元” 等红包减免活动力度惊人,“0 元” 概念持续刷屏,1 分钱喝奶茶、新人免单等大额补贴频繁出现,还通过社群、地推等方式扩大促销范围。饿了么推出社交分享免单活动,上线 “25 减 25”“18 减 18”“奶茶免单卡” 等优惠。
美团则以美食兑换券为主,主页下方出现 “惊喜外卖立享”“外卖好礼” 等按钮,外卖频道页面上方弹出减免金额不等的优惠券,神抢手活动中不少餐品平台补贴超原价 50%,还向黑钻会员发放冰饮免单券。京东继续强化满减补贴,“外卖百亿补贴” 推出 “百补新客券”“百亿餐补券”,新客券补贴力度大,还有多个抢券入口,如 “各得 16 元外卖券” 活动。
此前,高盛预测未来一年三家平台将合计亏损 920 亿,阿里占近半。而淘宝闪购宣布未来 12 个月直补 500 亿元,更让这场补贴大战的走向充满不确定性。美团此前已呼吁回归理性,称各方补贴订单存在泡沫,京东也表态未参与恶性竞争。如今,监管虽已亮剑,但平台似乎仍在 “顶风” 补贴。
这背后原因复杂。一方面,监管约束意味着补贴窗口期或结束,平台欲抓住最后机会冲刺;另一方面,夏季是消费旺季,错过将难实现冲单目标,淘宝闪购、京东等都有冲单需求。此外,前期巨额投入让平台不敢轻易停下,一旦停止,不仅前期投入打水漂,还可能面临用户流失和商家违约风险。
补贴大战虽让消费者受益,但也带来诸多问题。对商家而言,单量疯长冲击管理、供应链及价格体系;对行业而言,存在大量泡沫,不利于长远发展。随着监管发力,未来补贴或回归合理区间,平台竞争将更多聚焦于运力、服务与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