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号召下,汽车、光伏、水泥、工程机械等行业正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减产等方式积极“反内卷”。中央财经委员会强调治理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为行业“反内卷”指明方向。
当前,我国工业领域供需失衡压力显著,PPI连续负增长,产能利用率持续回落,非金属矿物制品、汽车制造业等行业问题突出。地方政府招商趋同,也助推了“内卷式”竞争。在此背景下,政策整治持续加码,从中央政治局会议到《政府工作报告》,再到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整治“内卷式”竞争已纳入法律规制。
相关部委、行业、企业积极跟进。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推出措施,针对光伏、电池和汽车行业制修订国家标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倡议,呼吁协同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生态建设;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水泥协会也纷纷行动,遏制“内卷式”竞争蔓延。国内头部光伏玻璃企业宣布集体减产,以缓解竞争压力。
此次“反内卷”聚焦传统与新兴行业双轨,目标侧重于创新驱动和绿色转型,通过技术升级、行业自律和市场机制优化供给结构。与以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同,此次更注重平稳过渡,避免对行业造成过大冲击。技术升级与产业转型成为核心,推动粗放式去产能向精细化治理转型。
“反内卷”并非简单去产能,而是一揽子组合拳。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因业施策、对症下药,标本兼治化解结构性矛盾。政策端、行业端、企业端需协同发力,推动法规细化、加强自律机制、鼓励技术创新,共同构建差异化、互补型产业发展格局,激发行业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