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财政部成功发行两期总计1230亿元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其中,20年期的第四期发行400亿元,票面利率1.92%;30年期的第五期发行830亿元,票面利率1.90%。这两期国债的发行时间较原计划有所提前,9月份还有三只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时间也将提前,旨在加快资金使用,以稳定投资、促进消费、助力经济稳健发展。
超长期特别国债是应对当前复杂经济形势的特殊举措,资金专用于“两重”(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和“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领域,期限通常为20至50年。2024年,中国发行了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今年额度增至1.3万亿元。
根据安排,2025年的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中,8000亿元将用于“两重”建设,涵盖基础研究、未来产业、农田水利、生态保护、公共服务等多个方面;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2000亿元用于设备更新。截至7月14日,财政部已实际发行6780亿元,剩余6220亿元待发行,7月24日至9月19日还将有9只待发。
在“两重”建设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安排超3000亿元支持第三批项目,至此8000亿元项目清单已全部下达,涉及1459个项目。在“两新”领域,设备更新方面已有约1730亿元资金安排到约7500个项目;消费品以旧换新方面,前两批1620亿元资金已下达,第三批将于7月下达。
随着资金加快到位,专家预计国补将持续,有效激发消费活力。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额已超1.4万亿元,带动了居民消费潜力的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