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则亏、不改则亡,罗马仕们该如何进退?

2025-07-14 08:25   来源:中国家电网   刘佳睿

  近日,曾被誉为“国民充电宝”的罗马仕发布停工停产通知,引发行业震动。民航局最新规定自6月28日起,严禁携带无3C标识、标识不清、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登机。罗马仕的骤然停摆,恰是民航充电宝新规落地后最剧烈的震荡。

https://upload.cheaa.com/2025/0711/1752213685465

  罗马仕的困境,实则是充电宝行业诸多问题的集中爆发。行业长期深陷价格战泥潭,厂商为压缩成本采用劣质电芯、简化电路设计,导致产品质量滑坡。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抽检数据显示,2023年网售充电宝不合格率攀升至44.4%。安全事故随之而来,近三年全国消防部门通报的充电宝自燃爆炸事故超千起,今年频发的机舱充电宝冒烟起火事件更成为新规出台的直接原因。此外,品控标准和技术不足导致充电宝容量虚标、充电不稳、续航骤降等问题泛滥,严重影响用户使用体验与产品寿命。

  新规落地前,罗马仕等品牌召回多款问题产品。业内调查显示,此次风波源于供应商安普瑞斯擅自变更电芯原材料引发的供应链失控。安克创新副总裁、充电及储能业务负责人熊康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坦言,绝大多数充电宝企业不具备拆解电芯分析材料的能力,很难有效识别材料风险。这不仅导致安克创新、绿联、小米、倍思等品牌被暂停部分产品3C认证,罗马仕也因与其单一绑定或面临供应链中断。这种对供应商的过度依赖,以及行业内普遍存在的供应链审核短板,因此暴露无疑。

  新规虽从安全保障出发,但对企业影响深远,部分企业甚至面临生存危机。业内人士透露,单项3C认证通常需花费2-3万元,周期至少3个月。再叠加认证所需的生产改造投入,头部企业可凭借资金基础和技术实力从容应对,但中小企业却可能无力承担其资金与时间成本。尤其是主打“性价比”的罗马仕等薄利品牌,在全线产品重认证与召回压力下,资金链濒临断裂。

  同时,企业不得不重新审视电芯供应链体系。小米、华为等品牌依靠技术实力自建电芯生产线并实现全链条管控,安克创新也与宁德新能源(ATL)达成新的战略合作,努力重建市场竞争力。大部分企业可调整供应商,但罗马仕等依赖单一供应商的企业因缺乏备用方案而面临调整滞后,全外包代工生产的下游企业更可能面对产能停滞的风险。

  消费者逻辑随之改变,安全合规成为首要考量。罗马仕靠“平价”积累的口碑近乎崩塌,退货率飙升,企业赖以生存的“性价比”标签瞬间失效。相关电商平台数据显示,新规实施首周,3C认证充电宝的搜索量同比激增120%,头部品牌合规产品的销量显著增长。即便部分产品受限,头部品牌仍能靠合规产品线稳定口碑,甚至借势升级抢占市场,而利润微薄的中小企业市场流失难以挽回。

  政策层面也在加速行业洗牌。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将3C认证模式调整为“生产现场抽样+获证后监督”,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征集《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意见。这些举措将严格技术标准与质量检测,驱动产业形成合规化、品质化的竞争格局。

  长期来看,行业重塑已成定局。对“罗马仕们”而言,眼下难题已非单纯的新规阵痛,而是在“改则亏、不改则亡”绝境下寻找生存支点。

官方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