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经济学家 汤敏 博士:《产业向新,创新向实》

2023-04-28 00:03   来源:中国家电网   

  非常高兴今天能跟大家一起来探讨创新问题,跟刚才的各位发言者不一样,各位都是业界的,我是以一个纯属外行的家电来说,只能作为一个消费者来参与今天的讨论。但是我对家电也不是完全的陌生,记得我在1980年大学毕业的时候,我们的一个毕业论文就是到武汉市的家电协会去了解当时武汉家电未来发展的情况,当时的电风扇、冰箱洗衣机等等,那时候要买一个电风扇,要买一个洗衣机都得要票,但今天上午我去参观了咱们的展览,真是恍如隔世。其实不是恍如隔世,是真的隔世了,因为已经50年过去了,我非常震撼的看到咱们这些,包括很多国产的品牌,国产的家电创新,确实让我大开眼界。

https://upload.cheaa.com/2023/0428/1682611416457

  今天本着一个经济学家,本着一个家电的消费者,也本着一个对创新,想让中国创新走得更前列的,以创新的爱好者跟大家谈一谈这个大会所要谈的“向实”创新,我再谈谈“创新”如何“向实”。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世界上大部分的创新都是无效的创新,特别是那些学院派的创新,这里的“效”指的是有没有经济效益,是不是能被老百姓们所使用,这是企业家们所关心的“效”。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大量的创新都是无效的,无效不是说没有必要,还是非常有必要,创新像金字塔一样需要很多的激励,需要不断地推动。作为企业家来说,我们为什么要强调创新要“向实”呢?因为作为企业家来说,你们没有财政给你的投资,学院派是国家财政给的投资,往里赚钱,他可能做的100个东西只有1个有用,99%没用问题不大,但是对于企业家来说,创新就非得要向实。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什么叫做向实的创新呢?我想各个企业家都有他不同的答案。作为我,作为一个学者,我想有这么几条:第一,它首先要能够解决消费者不断变化着的痛点的创新,关键词是“痛点”,要解决消费者的痛点;第二,这个痛点还在不断变化着的,刚才我们听了华为邵总所讲的这些,这些可能短期内并不是什么痛点,但是在变化中未来可能要变成痛点。消费者实际上是分层次的,我们要解决不同的消费者不同需求,这些需要创新,我们往往都是找的高大上的消费者,实际上大部分的消费者痛点和需求可能是一些比较基础的需求,这些也需要我们去创新;第三,这些创新要有产品的,而且这个产品要能卖得出好价钱,要卖得出去的。这三个我认为是向实的创新,是企业家们所追求的创新。

  当然,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现在为什么要创新呢?这好像已经是一个大家都懂的,但是我们要好好想想,因为我们正处于一个大变局中,有哪些大变局,我们主要有三条:第一条,中美的关系正面临着空前严峻的挑战,刚才华为的邵总,华为已经深刻的体会到了,其他企业未来可能都会有受到企业冲击,这是一个会造成世界格局变化的大变化;第二,新的去全球化的新趋势,我们现在都要走出去,但是我们正好碰到一个去全球化的新趋势,使得国际关系更加复杂,更加多元化,更加不确定性;第三,一系列的新的科技革命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关于科技,这一段时间大家讨论的比较多的就是聊天神器-ChatGPT,当ChatGPT还不是很熟悉,刚刚开始用的时候,一系列新的东西又出来了。现在新出来的是ChatGPT-4,大家都看了那个视频,就一页纸写了几个提纲交给ChatGPT-4,它很快就做出一个网站来,这些创新。而今年年底GPT-5将要出来,5是个什么东西,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听说马斯克联合了1000多个学者和企业家们呼吁让GPT-5晚点出来,让我们先看一看它对人类有多大的危害,不要急着出来。

  为什么他们那么担心呢?我们来看看过去的变化,ChatGPT-4大部分人还没用过,它用的参数是750亿个参数,是什么意思?我也不太清楚,反正用了750亿个。到今年年底ChatGPT-4是刚刚出来的,还不是Chat,ChatGPT聊天神器,现在4已经把聊天两个字去掉,就是GPT-4。但是到了5,今年年底将要1万亿个参数,4跟5短短几个月在参数上就要产生这么大的变化,那么它会对人类有多大的冲击?连马斯克现在都非常的担心。而且ChatGPT,GPT是对中国原则上是封锁的,是不让中国人用的。

  当全世界进入人工智能革命的时候,中国如果被封锁在这之外,大家可以想像对我们冲击有多大。现在百度,包括阿里也做出了我们自己的GPT,也在用,可能短期内还赶不上美国最先进的东西,但是我们至少是能跟上,至少在跟上。但不管怎么样,这些变化将会对我们有极大冲击,更加上在我们面前,我们很可能正在面临一个正在酝酿中的经济衰退,这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在今年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美国是急剧下降,2022、2023年欧元区、中亚等等所有区,唯一的一个亚洲可能稍微2022年底、2023年高一点,但是这次因为中国,如果把中国去掉的话,即使亚洲的新兴国家今年也是在向下的。

  整个的经济形势这样,为什么呢?其中一部分是因为的通货膨胀造成美元升息,这是从1972年-2022年60多年时间里美国的通货膨胀,第一次大的通货膨胀1972年的石油危机,第一次石油危机把石油价格从1.5美元一下提到4、5美元,上10美元,造成全球的危机。第二次石油危机1979年,石油价格涨到了30多美元,这两次美国通货膨胀出现美联储都采取提高利息,升息。结果是什么呢?结果是第一次石油危机就造成全世界的大衰退,第二次石油危机整个的拉丁美洲,造成拉丁美洲的债务危机,都是非常惨痛的,一旦美元这么大规模的升息。而几十年过后,去年、今年美元又再升息,通货膨胀又在涨,到底会影响多大?我们现在还不得而知。昨天晚上美国第一共和银行股价又继续下跌,从前天跌了50%,昨天又跌了20%多,第一共和银行是美国第14大银行,不是很小的银行,刚刚11个美国大银行给它注资了300亿的贷款,且接着跌。根据斯坦福几个大学教授估计美国还有180家这样的银行可能出现问题,这只是美国一家,大家也知道由于升息上百年的瑞士信贷已经被瑞士银行给收购了,几乎面临破产,还有很多的发展中国家,特别值得担心的发展中国家可能都要遇到这样的冲击,所以今年将是世界经济一个变化非常大的态势。

  在这种情况下,2023年美国会出现一次经济衰退吗?很多已经提出来,包括高盛、华尔街日报等等做了很多调查认为,很可能要出现一次衰退。美国如果出现衰退,欧洲呢?欧洲也是经济表现非常差,俄乌战争还在进行中。也就是说我们的外部环境都非常的差。

  在这里还有一个我们要特别关注的,就是美国和西方国家正在推动所谓友岸外包,包括在中国的供应链,包括家电的产业链,挤到别的国家去,到友邦国家去,在那地方去生产,这一切将会改变很多外部的环境。即使没有这些,按照传统的发展模式,成熟的家电、消费电子也也应该要转到越南、印度等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方,这些产业本身就是原来几十年前从日本四小龙转到中国来的,当中国劳动各种方面提升以后,它也会慢慢转出去,这种是传统的发展方式,家电在传统的发展模式里又是首当其冲的其中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家电发展,我们家电的创新能不能走出传统的发展模式呢?我想给大家看一个跟我们家电不完全有关,但是也很有说服力的一个行业,这个行业是什么呢?是一个非常传统的行业,在这之前先给大家看一个段子,这个段子在网上的,很有趣,我们很多企业家没有信心,我们看看段子是怎么说的,未来还有机会吗?段子说“机会的悖论:往回看,觉得遍地都是机会。比如说20年前你多买几套房子,10年你买比特币,现在比特币还是3万美元一个,最早的时候就几美元,第一个比特币拿10个比特币换了一个披萨,现在3万比特币,比特币上上下下。五年前投资茅台,现在茅台不是特别好,搞搞就财富自由了,当时我们怎么那么傻?机会都没看到”。

  然而,我们往未来看很绝望,觉得所有的机会都被抢得差不多了,哪里还有我们的机会?美国还封锁,封锁我们的芯片,还搞友岸外包等等,好像前途并不是特别光明。更有趣的是最后一句话,它说不仅是我们这代人这样想,实际上20年前当你年轻的时候,可能你们也是那样想,觉得往前没有机会了,100年前的人也是这样想,200年前的人也是这样想,为什么人们往往是往回看觉得过去的机会很多,我没抓取,往前看就觉得我没有机会了呢?因为他们用的是一种思想定式,用现在的模式去考虑未来,没有用创新。未来新机会于创新,如果陷入这种定式,你总抓不住这些机会。

  未来还有机会吗?对中国来说,我想跟大家举一个例子,但是应该对大家有所启发,这也是一个非常非常传统的行业,比家电更传统,这是一个服装业,服装业的希音,一年前大家没听说过最近听说过,它是干中国或者世界上最传统、古老的行业之一--服装,但是它最近做得风生水起,它现在是中国最神秘的百亿美元级的,他是中国的独角兽。

  我们看看它的成就,在谷歌搜索上它是ZARA的3倍以上,ZARA是快消品,又便宜,款式又多。但是在谷歌上希音是ZARA的3倍以上,在54个国家里,iOS在苹果手机它的应用排名第一,在13个国家安卓排名第一,它排名很多都是,不仅服装,但是在所有的排名里它能在这里排名第一。它在外国人评中国人品牌50强里,希音居然排到第11位,高于我们特别熟悉的腾讯、中兴、比亚迪等等。希音仅次于亚马逊,成为美国青少年第二喜爱的电商品牌。在那么传统的行业里,在中国已经这么失去了我们竞争能力的时候,它怎么在服装这个产业里闯出来了呢?

  我们来看一看,首先第一个,它采取了中国人最厉害的一张物美价廉,这么漂亮的衣服才卖11美元,还包邮。看看这些衣服,物美价廉;第二,它最大的特点新款多,多到什么程度?多到一天内可以出将近3000-4000件新款,不是说3000件衣服,是3000-4000的新款,它的样式非常多。

  这什么意思?我们来对比一下,从价格来看,希音是物美价廉,很便宜,5-20美元,ZARA全世界最出名的快消品牌,30-150,传统的更贵了。上新品,希音每天都上,ZARA一周两次,上新的一周上10万种,而ZARA一年25万,传统的服装品牌一年1000件等等。这些数据确实非常惊人,它的特点尽管很传统,可是它用了中国最大的优势所在,把整个广州地区,甚至珠三角,甚至更大的地方,把这些出口产能通过互联网全部集中起来,它把全国几千个、上万个服装设计是用互联网连接起来,每天给他们发信息,每天给他们发数据,告诉在什么地方最新的信息是什么。它通过互联网把我们大量的小的企业、小微企业都连接起来。

  它的销售,一间线下店没有,全部线上,它的销售用了中国年轻人比较熟知的网红等等,一个美国的大学生粉丝不多,4.8万,他每卖出一件衣服就得到15%的佣金,一个月可以赚2000美金,一个大学生只有4.8万粉丝,一个月可以赚2000美金的收入。这些,一个传统的行业是怎么改造的呢?现在拼多多变成美国,最近我看新闻,拼多多已经拼到欧洲去了,欧洲也在抢拼多多的东西。

  它们的特点是什么?希音为什么能成功?第一,它抓住了新生代的新趋势,就是95年以后,我们刚才看到很多很多高大上的,我很怀疑这些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买得起你这些东西,但是Z世代、新生代是未来最大的消费者,他们有一个新的变化,这个变化就是他需要个性化的消费。他追求个性,他又没钱,他还需要个性,希音正好满足了他的要求,又便宜,每天有4000都看,它满足了他这种需求。

  第二,它整合了我们巨大的设计能力,强大的生产能力,强大的新销售能力。每天4000款如果还是希音到美国开个实体店,在那挂几件衣服,根本不可能。每天4000款怎么挂?你不可能每年换新衣服,实体店根本不可能,但是它用了整个网上的销售,用了我们称之为长尾理论,用了全新的方式,就能解决Z世代,就是新生代又要追求个性化,他嚢中又很羞涩,所以我们这样的方式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还有一个,我们中国的企业家对低端市场,对年轻人市场的了解。我今天去看了一下,咱们外国那些品牌都很高大上,其实它创新还不如我们,但是它更多是找中产,甚至更高的。但是我们的企业家,我们中国还有10亿的低收入人群,这是一个巨大市场,我们的企业家,至少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家是关注这些人群,我们很多产品是满足他们的需求,这些是造成了希音能够成功的原因之一。

  家电也行吗?也可以走这路吗?或者至少一部分家电也能走这条路吗?我们看我们现在家电除了几个大家电之外,品牌是我们最大的软肋,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多钱,没有这么大的能力去把我们品牌打出来,或者是打广告给消费者了解。

  希音没有什么特别的广告,它就完成通过网红,它没有什么特别的品牌,但是它靠网红,靠个人的魅力、个人的信誉推销它的产品。网红说行,他的粉丝就认这个东西,这种方式也是一种方式。

  家电也能颠覆新的创新吗?也能向实的创新吗?这个是我上个星期在苏州看的一家企业,这个企业也不是特别出名,叫“食行生鲜”,有盒马生鲜等等各种生鲜,很多生鲜就很快的倒台了,但是在苏州这个食行生鲜就非常有意思。

  这就是食行生鲜在一个小区门口的一个取货的东西,它这个跟一般的不同,你刷码就可以取货。这个分三种,一种是常温下的箱子,一种是冰箱,一种是冷冻下,别看这一排里就分三种,根据不同的产品,放在冷冻箱里的,或者放在冰箱里,或者放在常温箱里,这个就在小区门口,这些年轻人在手机上下单,回家的路上就可以把他所要的产品取出,这个叫你家门口的超市。

  这个有什么好处?节省我们很多年轻人没有时间去购物,他家里没有那么大冰箱,一个星期可以把东西都放进去,他又想好,又想便宜,这个直接在农民那里采购,直买送过去,可以打量节省快递小哥的钱,快递小哥送一单10元、8元,快递小哥一单把这整个都塞满了,这一单2毛、3毛,可以大量的节省。冰箱可能要费电,但是在超市那些产品也得费电,也得把电价打到冷冻食品里,需要放到冰箱里头。

  这样的模式在苏州这么多小区门口就有这样的“家门口的超市”,现在这个公司这种模式为市民提供个性化的生鲜销售服务,它的配送已经在苏州、无锡等3000多个社区推动起来,有19万个社区生鲜的智能冷柜,它现在正服务了300多万户,而他们正在向上海、全国各个地方来推广。

  一旦这个东西成立以后,将可能对冰箱行业产生一些冲击,为什么?那时候我可能不需要这么大的方向,我用小点的冰箱就够了。我们年轻人多1平方米就让他多花4、5万元,特别一线城市,你把它冰箱省出来,把冰箱跟别的东西放到一起的话,你可以省它的地方,他可以买小一点的房子,就可以省很多钱。

  我们试想,假如这种模式向全国100多个城市,如果无锡、苏州可以,将来上海可以,为什么更多的城市社区、更多的年轻人不能用这种方式呢?如果这些90后、00后都习惯了把超市开到家门口,如果这种模式能开到全世界的很多国家、很多地方慢慢把它普及,那么这个时候我们的冰箱行业是不是将要受到一些冲击,那时候我们能不能把冰箱,把微波炉什么的放在一起来减少,让我们年轻人少买一平方,少买十平方米的地。那时候能不能让对我们年轻人设计非常个性化的冰箱、彩电这些家电,跟他个性化的需求,刚才华为的邵总讲的那些非常高大上,我们还有年轻一代的中低收入的,在全世界范围内中低收入永远是大头,这些变化也会对我们家电行业有所冲击,或者说这一类的创新才是我们家电需要向实的创新。

  最后小结一下,我们正在面临着百年未有的大变局,在这个大变局,很多很多我们传统的过去的想法、过去的市场、过去的思路,可能都要发生变化,这既是挑战。如果你应对好容易,如果我们的创新好,它更多的是机遇。这时候,我们就要保持一种换道超车的向实的,能赚足钱的创新思维,然后做好自己的事,你永远有机会。20年后,100年后,你不会再后悔。

  我要用一句李克强原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最后用的一句话叫:奋斗铸就辉煌,实干赢得未来。谢谢大家!

官方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