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健康家电部部长吴承铂参与直播
主持(明彦华):谢谢郭总!今年健康这个概念比以往更受到大家关注。接下来请各个企业嘉宾谈一下自身企业在疫情期间如何应对疫情的销售运营工作前,我比较想先由请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的吴老师介绍一下这期间大家普遍比较关注的关于病毒这个事。在我们日常使用的净水产品中,不同的产品可能对不同的病毒或者重金属或者其他颗粒物过滤得不太一样,就病毒的这个角度来说,吴老师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比如针对大家比较担心的新冠病毒和其他生活中的潜在病毒跟净水产品的相关性。
吴承铂:实际上咱们主流的净水器有一部分是带着杀菌或者对病毒灭活的功能,但是从国内标准体系很难依据标准对产品进行验证,现在流行的新冠病毒通过气溶胶或者飞沫进行传播的,如果说更加适用于净水器这种产品,像脊髓灰质炎(音译)这种病毒或者手足口这种病毒,包括以前比较流行的甲肝病毒可能都通过经口传播。咱们常规用的净水器,一是有反渗透产品或者超滤过滤技术对病毒或者微生物进行拦截或者消杀,更多的现在一些净水产品里加了紫外,无论是LED还是紫外灯或臭氧,都能够达到对饮用水消毒的概念。
首先,如果选用家用净水器,避免了外面的交叉感染、二次污染。我目前在北京一直没有出去,目前情况是送水人不能进小区,更别说像以前一样把水送到楼上,只能自己到小区外取水。如果是家用净水器,提供了这个方便。第二,在疫情期间大家选择更便利,我估计在电商会有比较明显的表现,刚才京东的同事也说了这些东西,从产品本身来说,有效的可以进行灭活的,也希望咱们中国家电网邀请一些企业,或者号召企业进行相关的病毒灭活实验,看看它是不是能够真正起到相应的效果。我们能够提供脊髓灰言(音译)和手足口的测试,能验证实验,也能从消费者角度为消费者有个正确的引导。
大概就是这样。
主持(明彦华):谢谢方总。方总刚才重点介绍了京东对产品创新层面的计划,我觉得还蛮好的。
接下来再问一下检验检疫研究院的吴老师,我把这个问题转化一下,吴老师可以从水污染、水质环境这个角度建议净水企业应该抓住哪些市场机遇,或者您从目前国内大的水健康的这个角度讲一下大家净水产品的空间。
吴承铂:是这样,盘子太大不是太现实。但是去年国家生态环境部调查过全国各个城市水的情况,而且有行业机构调查普通的消费者居民,几乎是没有人直接饮用自来水,都会进行烧水或者怎样。很多人选择净水器。
疫情对于饮用水的影响,我们谈怎么看的问题,安全是前提、健康是目的。这次疫情对我们的影响是直接的,从饮水健康、疾病预防、病毒或者生物传染的角度给大家一个提示,证明了家用净水器这个产品在疾病预防中的一些作用。
但实际上日常来看,本身这个产品有各个不同的组件,起到了不同的风险抵抗的目的,比如消毒来说,无论是臭氧还是紫外还是超滤,它是对生物或者病毒的灭杀,但是像常规的净水器,龙头的有活性炭等等,每一个不同的组件,一是为了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行,二也是有效的去除不同种类的有害物质,不是咱们日常自来水饮用中有这些绝对有害的物质,但是如果有突发事件时,有这种产品就能够在疾病预防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像活性炭这种产品有效去除有机物消毒副产物(音译)对身体的影响,像PP棉对胶体、金属大粒子等等,像保鲜膜(音译)对环境类激素、农残等等都有有效的去除效果。所以从产品角度来说,一是大家提供健康大前提,二是提供了方便的使用场景。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这个产品今后会有很好的持续发展。
主持(明彦华):谢谢方总!方总刚才介绍的这些让人感觉脑洞大开,因为大家普遍对净水的认知停留在原有的印象当中,如果我们把消费的需求再细分化,净水产品可以做很多创新的空间。
接下来我们再问一下检疫研究院的吴老师,我想把这个问题再给您转化一下,从您日常工作中,就检验检疫的情况来看,目前市面上不同类型的净水产品通过检验检疫后发现的主要痛点是什么?也好给我们企业提供一个产品创新和解决用户痛点的思路。
吴承铂:我这样来回答这个问题吧。通过日常检测,会发现产品设计方面或者功能方面的一些问题,但是单独谈这个问题不是特别好体现,可能也要结合着应用场景、产品类型来说这个东西。
比如刚才京东的方总提到了咱们从加仑数上,200、400、600、800、1000,现在逐步往上升,它最终体现的是什么?是产品的长寿命,也就是滤芯产品的长寿命。因为本身产品从成本、销售来讲,初始购买是一次,更换以及服务,后期的成本以及消费都是比较可观的。如果一次投入的是一个长寿命的产品,
更换前期的滤芯、PP棉、活性炭的使用年限比较长,这也是主流品牌对外宣称的做法,有效几年,5年、6年、3年,我们联合中国采样中心做了类似的验证,现在最安全的是反渗透,但是反渗透这种工作原理必定产生废水,中国又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分成两种类型,一个是质量型的缺水,一个是数量型的缺水,节水是中国对反渗透净水大前提有这么一个自的要求,还是尽量提高它相应的节水能力,在安全饮用、保障健康的前提下,在这方面产品还是要下工夫。
另外,体验感从我们这块来看,不光是产品的安全性,本身的功能属性和体验属性也会给企业一些建议,前一阵也是看到了小红书上有一个主播,他拿了三款台式净水器做相应的演示,可以说他的演示相当的不专业,但是给大家的冲击还是挺强的。包括它的温度、档位的设计,一杯水的水量、一杯水的温度、出水滴漏、产品去除效果等等,每个产品是有差异的,包括飞利浦、美的,说我跟它们的产品功能一样、配件一样,为什么不信任我们的产品?这存在结构设计、功能设计。包括刚才说到杀菌功能,LED或者灯管设计,照射深刻时长、工作时长、波段等等都会对杀菌效果有一定的影响,不是说我有这个功能,这个产品就一定能达到这个功能。包括臭氧,浓度计算不好的话,臭氧浓度本身对人体就是有害的。
大体上从产品就谈这么多。
主持(明彦华):吴老师,我再帮网友问您一个问题,有一个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就是作为消费者的话,我们自己在家里是如何检测日常饮用水是否达标?吴老师有没有一些好的生活中常用的方式?
吴承铂:有很多小方法。首先是反渗透这种设备,GPS很便宜,测一下水中净化后的总物体含量,至少能够证明它的膜(音译)在正常工作,有一定的效果,这样基本放心。其他类型的产品,比如通过泡茶水的颜色,这都是经验来看,离子浓度是不是过高。有一些产品,像测试笔,能够定性的对有些位置,像TCO(音译)等等这些指标做出判断。但是普及量的话,目前一个是成本比较高,二是不是特别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