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有一口锅,使用频率不高,我却从小爱它到大。
我对于这口锅的记忆,是从嗅觉开始的。每当它“干活”的时候,那缠绕着鲜味的蒸汽就会将我们家包裹。不论是浅浅地吸一口,让带着香味的蒸汽从鼻腔进入胸腔;还是深深吸上一大口,让美味填满我整个身躯,萦绕大脑,都令我沉迷不能自拔。
它就是蒸锅,大大的肚子,双层蒸屉,占地面积不小,却承载了我们一家人,或者说老北京人太多的味蕾记忆。
在这个网络发达的年代,全国人民都知道北京人爱吃饺子,除夕吃饺子、破五吃饺子、数伏吃饺子等等,总之各种各样的节气基本都是吃饺子。的确,北京人对面食的喜爱,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比如一个外地游客来北京,必吃的三样东西,除了涮羊肉、烤鸭,那一定就是炸酱面了。
可对于一个纯粹的80后北京人来说,除了饺子和炸酱面,扎根在我们记忆深处,或者说能勾起我们童年回忆的,绝对是这款蒸食——肉龙,老北京人更愿意叫它懒龙。
大张伟在节目中对北京人的“懒”做出了完美诠释,能坐着绝对不站着,即便坐着也是北京瘫,办公室里放眼望去,工位上看不见人的多半是瘫在椅子上的北京人。所以,有人说“懒龙”就是北京人在吃上犯懒的体现。相比于蒸包子要挨个擀皮、捏起来再蒸,做懒龙只需要擀一张大大的面皮,把搅和好的肉馅涂抹在上面,卷好后蒸熟切开就行。
其实,这真是对北京人天大的误会。懒龙虽有个“懒”字,却并非犯懒的体现。习俗上在“二月二,龙抬头”这天吃懒龙,才能解除春懒,你看我们是为了变勤快才吃懒龙的。
而从“蒸”这件事上来说,更是不能犯懒的。它看似简单,却是一门艺术。从食材到火候,只有掌握好每一个细节,才能吃到最美味的懒龙,这自然也体现了北京人对蒸食的讲究。
对于“蒸”这种烹饪手法来说,原料稍有不鲜或不洁,都会大打折扣。所以,对于懒龙制作材料的选择,北京人也是有讲究的。自己剁的肉馅要比买的肉馅更鲜美,和肉馅时葱、姜、料酒、胡椒等等调料的比例要恰到好处。而蒸之前还要放入锅中静置片刻发酵,才能大火烹饪。
北京80后对于懒龙的喜爱多源自于幼儿园,可以说它是幼儿园美食排行榜第一,在我们的记忆里只有吃懒龙得日子才叫上幼儿园,没有懒龙的日子都是灰白。古语云“蒸而食之最不失真味”,“蒸”可以留住食物本真,最大限度锁住食材的色、香、味,保证足够营养且健康,这自然也是幼儿园喜欢给彼时的80后做懒龙的原因。
因此,北京人的家里必定备了一口大蒸锅,来满足全家对于懒龙这类蒸食的需求。它或在周末闲暇时工作,或晚上在厨房陪伴忙碌的母亲。每当自来水灌入蒸锅的一刹那,那特殊的碰撞声总能触动北京人对于蒸食喜爱的神经,而当锅里的水沸腾冒泡时,蒸屉上的一个个懒龙就开始膨胀发胖,随之而来的则是混杂了肉鲜味的蒸汽盘桓于整间屋子。当整条懒龙被妈妈取出放在案板上切开时,那鲜掉舌头好吃到极致的懒龙,是对味蕾最好的犒赏。(璇拾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