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球(智慧)科技创新峰会速记(下午)
沈海寅 奇点汽车创始人兼CEO
主题演讲:新造车运动进入深水区
大家下午好!刚刚吃完饭可能有点困,希望这个PPT可以让大家精神稍微振奋一些。上午我在这的时候当时就发现手里的翻页器特别的不好使,所以当时我跟上午的演讲嘉宾有一位院士说,我说你看我们做智能硬件做了这么多年,结果发现我们最常用的翻页器都还没有智能化,所以我说这可能是一个新的创业方向。
今天也是一个关于人工智能、关于汽车这样一个论坛,我想谈一谈在过去两年当中我自己从一个互联网人变为一个汽车人,应该讲新汽车人的一些心得和体会。这个标题叫《新造车运动进入深水区》,对我自己来讲原来叫无知者无畏冲到了这个行业,但是到了这个行业以后发现造车这件事越做前面的水越来越深了。原来我们觉得这个可能多深的水淌过去就可以了,走到一半发现这个地方两米、三米到淹了头顶之后怎么办?所以我想,我跟大家分享一些心得吧。
我们讲汽车它本身正在经历一个非常大的变化,这个其实也是我们这么多人进入到汽车行业的原因。有些原因我在这也不再多提了,但是我们讲汽车其实在发生一个巨大变化,说我们原来一些传统汽车人经常在跟我见面交谈的时候都会说,汽车和手机完全不一样。的确,从属性上来讲的话汽车它的确不是手机。但是,我们在过去可以想一想,历史它永远是在不断的巡回、在不断的重复。所以作为我们一个创业者来讲,往往可以经常从历史当中学到很多。
回想起来,在90年代的时候其实手机它本身也不是一个我们今天随随便便就能买得起的东西。当你的工资一个月只有几百块钱、一千块钱的时候你要买五六千甚至上万手机的时候,你永远不会想到说在今天手机已经成为不是代销品而是快销品。随着我们整个经济水平的进步,我们的工资每年都在涨,但是汽车由原来五千全进口到合资品牌到今天国产品牌的崛起,那么整个汽车的成本在不断的下降就使得我们尤其在大城市买辆车它已经成为了我们不需要做太长时间决策的一件事情,所以说它也从一个代销品逐渐带有快销品这种属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回过头来看一下汽车到底未来又会有哪些东西会跟今天的汽车不一样呢?
首先我想我们提的就是汽车在往智能化方向在走。智能化不光是像一块大屏那么简单,因为很多时候一块大屏就意味着我的车可能会变得更容易去使用,或者说在汽车这块大屏上可以看一些高清的视频。但是除了这点属性之外,我们要想到底未来汽车这块大屏所起的核心作用是什么,在过去我们讲有没有导航系统是一个选项、是一个可选的项目。有的就是高配的,没有的就是低配的,所以它是一个锦上添花的选择。但是大家可以去想一想,在今天像特斯拉在每一个低配上面都有一个大屏存在,那么这块大屏背后就意味着它有一块处理得性能非常高的CPU存在,那么就意味着什么呢?以为着我们这块CPU已经成为汽车本身的大脑。那么我们知道不管你是低配还是高配,你这块大脑是一个被选的项目。所以汽车属性当中智能化由一个可选项在往被选项在转变。
我们经常在讲,过去我们公众号提出了一个问题叫请回答2016“奇点”会降临吗?为什么?在2016年我们发布了我们的品牌,整整一年前的时候我们发布了我们奇点汽车的品牌,为什么叫奇点?奇点有一个宇宙大爆炸的概念,空间和时间在这里同时发生,在这之前是没有任何东西的。3月9日的时候我们发布这个品牌的时候当时也发生一件事,也在今天被无数人所在重复的引用,就是谷歌的AlphaGo在历史上第一次打败了人类棋手李世石,而且最近我们也知道在网上AlphaGo也打败了柯洁等等我们国内和国外诸多的高手,这样一个点这就意味着在某一个单项上面机器已经超过了人类,也就是说在今天围棋我们的机器已经是打败天下无敌手,已经是独孤求败。这样一个点就是非常大的转折点,它对于我们科技是一个转折点,对于人的心理又是一个巨大的转折点,对于我们对未来的期待也是一个转折点。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一直在想。当你的汽车属性由原来的代销品往快销品在转变,当你汽车的属性由原来的传统汽车在往智能汽车在转变的时候,我们是否还需要一个新的汽车品牌呢?在这个里面,其实我们一直在想,中国的产能已经非常非常大了、非常非常过剩了。在2016年,汽车乘用车行业它的销售大概在2600-2800万这样一个数字,但是汽车超过了四千万,我们也发现有无数家企业在进入到汽车领域里面来。那么我们就在想,对于一个消费者来讲他是否还需要一个新的汽车品牌呢?这就意味着我们在定义汽车的时候,到底是希望我们给用户创造一个什么样的品牌,如果你还是传统汽车、如果你还是非智能汽车的时候,那我认为新的品牌就会消失掉。因为在iPhone出来之前我们的手机非常非常大了,爱立信也好、摩托罗拉也好,他们的产品已经足够用了。但是突然一天新的产品属性出来的时候,或者一个新的品类带来的时候,这个时候一个新的品牌才具备了他应该所具备的价值,他才能够具备对整个行业带来一个新的推动和启发。
在国外,特斯拉在2014年出现,其实就跟iPhone在2007年出现我认为具有一个相同的象征性的意义。在目前这个情况下,我们在传统汽车领域的确我认为新的品牌不存在任何的价值,但是对于我们的新进入品类来讲的话,智能汽车或者讲智能电动汽车这个品类来讲我认为多几个品牌去竞争,去让原来一直在老的汽车行业里面一直在研发但永远没有被投入到产品使用里面的技术来讲的话,我觉得还是会带来一个非常大的推动的。
对于我们来讲,什么叫智能?智能包含了很多很多方面。我们把它分为智能的驾驶也包含了基于大数据的一体化服务,在过去车企是硬件的制造商,但是在未来车企就变成一个出行服务的服务商。所以在这里面,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驾驶还有人在逐渐的向机器在转变。我一直在讲,我们对汽车的定义它不是在四个轮子加上沙发这样一个定义,而是应该代表四个轮子这样一个机器人。既然是机器人它就应该具备自我的感知、认知、决策和行动能力,所以我们是把整套智能驾驶的平台按照这样一种方式去搭建的。
同时,在大数据分析的情况下我们到底应该怎么样做未来的出行服务呢?对于车本身来讲,我们过去这辆车用户如何使用里面的参数是一样的,这辆车在南方和北方使用你的电池管理系统也是一样的参数,你在平地去开和在山地去开你的参数也都是一样的。但是,我们觉得在未来就应该基于数据化的服务给人提供一份更加精准的,可以在不同场合下发挥这辆车更好性能的服务。同时,当然基于数据的保险服务、金融服务,有太多企业在这上面去投入精力做文章,这两项加起来以后我认为就成为我们新的汽车智能化问题。传统引擎或者新能源汽车里面的电机固然非常重要,但是如果没有这个引擎的话我的车永远只能是一个没有大脑的汽车。所以我们的结论就是说,汽车它不再仅是交通工具而应该是智能终端。
这是我们在过去认为汽车逐渐在进入到深水区的含义,就在于说需要开创在过去没有人做过的事情,需要开创一些新的东西。那么在这里面就没有前车之鉴可以去借鉴,而是要好好的研究再去做研发和摸索。另外一方面我们觉得自建工厂和合作生产都是造车运动当中被争论的话题。对于我们来讲,我们一直认为合作生产是作为一家创业公司来讲更为现实的一条道路,这个里面固然有资质的问题,同时也有你是否有足够能力去把握这么大产业的问题。因为汽车行业它经过这一百年的积累,的确进入到了一个非常非常成熟的行业,当你去看一个工厂的时候你会发现整个生产流程加上背后的IT系统已经非常成熟了。那么在今天产能过剩的时候,要去充分利用这样一种资源去把你的车能够在更现实的情况下落地下来,我觉得这个对于我们任何一家新的企业来讲都是一个更容易去做的抉择。但是,也有很多人认为说如果我没有自己工厂的话,我的很多理念都不能得到实施,这句话是对的,所以我们现在选择的是一条先合作再自建的路,能够把我们设计、研发和工厂的搭建在时间轴上错开,形成了说我们集中精力先干好一件事,把一件事干完以后我们再去做另外一件事,这样一个选择。
所以我们第一步是先用集成式的创新方式来实现产品落地,因为没有产品你建的工厂永远就是一个制造企业,但是在今天其实中国缺的不是更现代化的工厂,而是更好的产品。所以如何定义一款更好的产品,如何能够把这款产品踏踏实实的做好,我认为这个是我们在过去两年还有在未来的两年需要重点去做的事情。这个产品它包含了更高效的合作,包含着更高效的研发方式也包含着快速的迭代模式,还有包含着更低的成本。在这个里面,我觉得这都是我们在过去不断去摸索的。
你让一个产品能够让代工厂帮你做代工的话,首先你必须得保证你自己掌握了核心竞争力。在这个里面,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呢?到底是一项技术还是一个理念?我认为其实到最后你可以山寨任何一家企业的硬件,在中国我想我们抄一个中国版的保时捷、抄一个中国版的丰田已经不是一个难事,但是你要是去抄一个中国版的苹果、抄一个中国版的谷歌,我觉得其实还是有非常大的挑战的。所以我们觉得核心竞争力,一方面是在于一些单点上的技术积累,同时也包含了我们在整套背后的运营平台系统,包含着我们在整套设计方面以及在大数据方面的积累,我认为这个都应该是我们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所以进入关键的后半程,谁可以走的更好呢?这也是我们经常在自我质问的问题。
我觉得要走的更好,其实开放是打败一切的理念。如果你是一套封闭体系的话,我认为你可能会走的非常艰难。众人拾柴火焰高如果我能够把我所有的供应商资源、合作伙伴资源充分的应用起来的话,我想在这样一个大社会的时代你所做的就可以远远超出你自己,做一家只有几百人的员工这样一家小企业所能做的事情,所以积极创建更平等互赢的生态环境,我认为对一家企业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最大价值发挥资本作用,因为如果你要靠自我支撑和积累做这件事情的确有很大难度,但是我们觉得在合适的阶段有一定成果以后再去做更为重要,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开始没有几十亿资金但是却做一件可能需要几十亿资金才能做成一件事的原因。同时我们觉得提供一个新价值的服务,以人为本这句话都是十几年前诺基亚提出的这样一个理念,但是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这件事情其实还是很难的,我们经常在讲我们看今天的汽车,今天汽车到现在我们经常在说我的座椅皮在变化,但是里面对于用户日常行为洞察却没有发生变化,甚至说我们在星巴克喝大杯咖啡的时候我的大杯咖啡都不能放在我的汽车里面,放杯器都还是按照原来的小尺寸放杯可乐或者放瓶矿泉水的尺寸去研发的,这些其实都不是以人为本这样一个简单的例子。所以我们讲以人为本并不一定是多少高深的科技,而是说真正认认真真考察我们用户在每个场景去认真的研究用户生活在发生的变化,那么你能够把这些场景和变化把它提炼出来、把它总结出来以后你才会发现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去设计一辆车、生产一辆车。
我们讲,在未来汽车在完成从可选消费往必选消费过渡的时候,我们觉得它会发生一些变化。这个变化是什么呢?汽车会走向两个极端。一个极端叫去品牌化,因为汽车失去了他作为主人的社会属性体现这样一个功能。在几年前的时候,我们可以去看煤老板用的是什么手机?煤老板们用的是背面贴满钻石的手机,但是在今天不管是工薪阶层甚至一个学生和我们百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用的手机可能基本上都是一样的,为什么?手机这个时候把品牌的作用已经变得弱化了,或者说它体现你面子、体现你社会地位的一种部分已经变得更弱化了,可能更多的是一个消费品。更多的是说我在生活当中不可替代的这样一个电器、一个消费电器。在这种情况下,其实用户在品牌之间的穿梭、变迁就变得更容易,就像今天我很容易说我上一个手机是三星的手机,今天我用华为,明天我用OPPO手机是一样的。所以在这里面谁的汽车功能越强,他的未来能够被用户选择的概率就越大,但是他能做用户的弹性其实也变得更小。
今天,由于时间关系我想就说这些,我觉得在未来看汽车整个行业变化的时候我们再换一个大的背景时代环境下去看,会发现今天的变化会与我们未来的商业形态和业界里面的玩家们都会发生特别特别大的变化。谢谢今天下午的时间也都是去阐述这样一个变化,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我想问你一个问题。大家有没有听到一个说法,比如说关于30万价格,我不知道这个是真传的还是咱们对这个价格还真有在这个区间的把控?如果真的是30万的价格,您觉得是高了还是低了?
沈海寅:我们对于一辆汽车来讲,30万这个价格其实对一般的工薪阶层而言是高了。但是我们讲这是我们的上限,就是不会超过30万。但是对于电动汽车来讲如果你续航里程达到400公里以上电池损害就占到了你小一半的成本,其实我们是用十来万小于二十万这样一个成本想去打造一款接近五十万的豪车。
主持人:所以关于奇点据说2017年下半年会有小批量的车上市,您心目中这批车的用户画像应该是怎么样的?
沈海寅:一开始我们非常现实,我们没有指望你今天觉得这个挺好的突然某一天说要开电动车了,我们希望我们的用户还是被逼着去尝试新能源汽车领域。比如说在北京挂号在上海我也挂号,我买一个新的车我已经摇号好几个月了都还没有摇到。我不希望我选电动车的时候都只能开几十公里,中间开了空调以后只能开几十公里的汽车,而是真正能够用得上的汽车、使用得上的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