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电网8月14日讯】惠而浦入主合肥三洋终于有了最终结果。合肥三洋8月13日晚间发布多项公告披露,2013年8月12日,惠而浦中国以协议收购方式受让三洋电机、三洋中国共持有合肥三洋157,245,200股股票,占公司现有总股本的29.51%。
同时惠而浦中国认购合肥三洋向其非公开发行的 233,639,000股票。本次交易完成后,惠而浦中国将持有上市公司51.00%的股权,成为合肥三洋名正言顺的第一大股东。惠而浦中国上海总部发给中国家电网的书面资料中称:在这项交易上惠而浦将花费约34亿元人民币,该交易预计于2014年年底前完成。
惠而浦在华意图再翻盘?
惠而浦自1994年正式进入中国的十余年间,先后通过与中国多家家电企业组建合资公司、“抱腿”大连锁零售等方式希望杀出一条生路,但与西门子、博世、三星等相比,惠而浦的表现被外界认为从未“踩过准点”,其洗衣机、冰箱、微波炉等主要业务屡受挫折,在中国市场进进出出,也落下了“起个大早,赶个晚集”、“在中国仅交了一笔昂贵的学费”的尴尬。
公开资料显示,2010年至2012年三年间,惠而浦中国业务仍连续亏损。中国家电网从国家信息中心获得的今年上半年洗衣机零售数据显示,惠而浦销售量占比由去年同期的0.57%下滑至0.25%。在滚筒洗衣机市场,惠而浦销售量占比也由去年同期的0.64%下滑至0.32%。
而合肥三洋作为上市公司目前具有良好盈利能力,合肥三洋2012年年度报告收入6.36亿美元,税前利润为5100万美元,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为5900万美元,净盈利为4800万美元。2013年第一季度的报告收入为2.04亿美元,税前利润为1900万美元,净盈利为1700万美元,并且合肥三洋洗衣机占比稳坐国内市场前三。
借助合肥三洋成熟的渠道通路,对扭转惠而浦销售不利局面的意义不言而喻。通过控股合肥三洋,惠而浦对其在中国市场的定位、战略发展均作了全盘考虑,意图再有翻盘可能。
关于此次收购,惠而浦中国上海总部方面向中国家电网发来的书面资料中,惠而浦北亚部总裁李彦表示,“惠而浦计划与合肥三洋分享大量技术、市场、产品开发以及运营等方面的专长,以支持合肥三洋进一步的发展。此次投资是惠而浦承诺长期发展中国市场的一个延续。 ”
控股合肥三洋后,惠而浦将在产品销售、品牌运作等方面与合肥三洋融合。产品销售方面,将把惠而浦中国的销售业务整合进入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销售渠道可将更多样化的优质产品推向消费者,提升上市公司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品牌运作方面,上市公司可以借助惠而浦的先进品牌管理经验和合肥三洋的本土市场经验,发展惠而浦品牌,振兴荣事达等民族品牌,作为上市公司新的增长点。
全球采购方面,惠而浦集团将在同等条件优先向上市公司采购,提升上市公司的出口额。
产品优势方面,目前惠而浦集团和合肥三洋的产品在价格定位和产品品类上具有很强的协同性,通过结合可以提升产品组合的竞争优势。此外,收购完成后的上市公司可以结合惠而浦集团和合肥三洋的先进技术和产品创新能力,开发更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并在中长期推出新的产品品类。
业内人士称惠而浦玩资本运作目的更大
显然,51%的控股权意味着在合肥三洋的发展决策上惠而浦拥有绝对话语权,那么这家美国公司将念的“西经”对合肥三洋会带来哪些可能性影响?
对这项并购,资深媒体专家刘荷清接受中国家电网记者采访时提出担忧,目前合肥三洋的业务品类包括洗衣机、冰箱、微波炉等,旗下又拥有帝度和荣事达品牌,无论产品分类还是市场定位,都与惠而浦有较高重叠性。而目前中国冰洗市场的现状是产能过剩、终端需求饱和。
对合肥三洋来说,惠而浦是“借道”还是“挤道”?刘荷清未直接点出其中的影响,却意味深长的说,“美国人最会玩的就是资本市场的并购整合”。刘荷清分析,惠而浦是家跨国公司,同时也是上市公司,这样的企业一旦业绩表现不好的时候就开始玩并购,目的是拉高其信誉和评级,这次并购对惠而浦来说,资本市场获得的威力远大于在中国市场布局的意义。“惠而浦在中国市场十几年虽未玩转,却能进能出玩的很灵活”,刘荷清说。
关于这一点,惠而浦公司在书面资料中表示,“期望该交易在合并后的头12个月便会带来收益。”
对这项并购,合肥三洋董事长金友华则表示“惠而浦是推动合肥三洋进一步发展的最佳业务伙伴。这项投资将有助合肥三洋在中国家电市场继续发挥主导作用,并为我们的客户提供高质量和具创意的产品。”“对于公司股东来说,这个协议为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提供了保障,也确保了未来投资者也能够受惠于因我们业务不断扩展而带来的利益。这是一则利好消息,会使所有利益相关方,包括股东、员工和公司的业务合作伙伴受益,同时也将促进合肥市经济的持续发展。”(记者 明彦华)